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
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欣欢。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如闻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或落于四夷,或藏在深山。
待彼谤焰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先。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谗诬不须辨,亦止百年间。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孔孟困一生,毁逐遭百端。
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
所以忠义士,恃此死不难。
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
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读徂徕集》。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重读徂徕集,我欲哭石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徂徕集的喜爱和对石子的怀念,他希望通过阅读徂徕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夜开徂徕编,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打开徂徕集,准备阅读时,已经泪流满面,心情激动。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欣欢。
尽管泪水涟涟,但诗人仍然努力地阅读了徂徕集的前三章,感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诗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着善与恶、仁与义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他的心中引起了深深的思考。

如闻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徂徕集内容的好奇和惊讶,仿佛听到了石子在讲述他的思想和主张。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石子的感慨,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思想和作品仍然存在。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这句诗回忆起过去的生活困难和艰辛,他们在一起经历了许多挑战。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现在每当想起石子,就会打开徂徕集,看到石子的文字和思想。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诗人想要珍视石子的文章,就像珍视金玉一样。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这句话比喻说,金子虽然闪闪发光,但最终还是会失去光彩;而玉石虽然破碎了,但它依然保持着坚硬的品质。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诗人认为,与其把石子的文章刻在金玉上,不如用纸记录它,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传承。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通过大量的复制和传播,石子的文章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和价值。

或落于四夷,或藏在深山。
这些文字可能会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可能被隐藏在深山之中。

待彼谤焰熄,放此光芒悬。
等到诽谤和诋毁之声熄灭时,这些文字的光芒将会更加耀眼和明亮。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论人的寿命长短,重要的是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智慧。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先。
这些文章的价值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经典和遗产。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即使长寿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才华和价值。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石子的文章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们传颂的对象。

谗诬不须辨,亦止百年间。
即使有人试图诽谤石子,但这些都是短暂的现象,不会改变石子的真正价值。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后人的评价和态度也不会影响石子的真实价值和地位。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当公众舆论出现后,石子的真实价值就能够显现出来,让人们看到其真正的美丑之处。

孔孟困一生,毁逐遭百端。
孔子和孟子一生都在努力追求真理和正义,但最终却遭到了各种毁谤和迫害。

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
如果后世不能公平对待贤人,那么我们就没有像孔子和孟子这样的圣贤人物。

所以忠义士,恃此死不难。
那些忠诚正义的人会因为这些言论和作品而不惜牺牲生命。

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
当石子病危之际,诽谤和诋毁之声变得更加激烈和纷扰。

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
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够分辨是非曲直,保护这些真正的人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