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译文: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代美女王昭君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美貌和不幸的命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1. 第一句“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 注释: 汉宫里有一位美女,但皇帝还未曾认识。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王昭君虽然出身高贵,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视,这为她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
  1. 第二句“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 注释: 她跟随汉使去了远方的国家。
  • 赏析: 这里描述了王昭君被选中出嫁的情景,突出了她的美丽和牺牲。
  1. 第三、四句“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 注释: 她的美貌在世界上无与伦比,一旦失去便难以复得。
  • 赏析: 这两句强调了王昭君的美貌和她所面临的巨大风险——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
  1. 第五、六句“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 注释: 如果能够杀死画工,那又能有什么用呢?
  • 赏析: 这里诗人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的审美观念,认为即使杀死画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1. 第七、八句“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 注释: 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这样的美,那么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又怎么能控制那些野蛮的夷狄呢?
  • 赏析: 诗人通过对普通人都能欣赏到的美丽进行反问,进一步强调了王昭君的美丽与她面临的困境。
  1. 第十、十一、十二句“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 注释: 汉朝的计划确实已经失败了,而女人的美丽是难以夸耀的。
  • 赏析: 这里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汉朝统治阶层的批评,认为他们过于迷恋女色,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1. 结尾部分“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 注释: 王昭君离去时流下的泪水,洒落在枝头上的花朵上。
  • 赏析: 这里通过“明妃”和“花”的意象,展现了王昭君离别时的哀伤和不舍。
  1. 最后两句“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 注释: 狂风在黄昏时吹起,她飘泊到了谁的家中?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王昭君在异乡漂泊的凄凉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她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知。
  1. 最后一句“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 注释: 虽然红颜女子多薄命,但不要怨恨春风,应该为自己感到遗憾。
  • 赏析: 这句诗以“红颜薄命”为题,深刻地揭示了王昭君悲惨命运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深切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