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
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
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
【注释】青牛: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共有五千多字。尔来:以来,即从老子出关以来。苍桧:青翠的柏树。雪霜不改终古色:雪霜不改变柏树的本色,象征其品格高洁。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借咏老聃著《道德经》事以讽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巧妙地结合起来。
首联“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青牛出关,老聃著《道德经》,这是历史上的事实,也是传说,但诗人并不直接陈述,而是通过一个寓言,把两者联系起来。青牛西出函谷关,是老子出游的故事。老子在周都时曾为大夫,见周朝衰败,于是离开国都,西出函谷关,踏上了游历天下的道路。《庄子·徐无鬼》说:“孔子适楚,反于鲁,曰:吾闻雷霆以声,震震兮若钟鼓之音;江河以流,洋洋兮若江河之波。故试想夫水乎!夫水,东西南北,莫能止之。譬诸伯者,亦然。故理不可以智争,智不可以德约,非天下之至材而谈说之者也。”老子西行的故事,也见于各种古籍,成为道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著《道德经》时,正是他游历天下的时候。
次联“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这里所说的遗迹就是老子所著《道德经》的手稿,至于《道德经》本身,则是后世学者根据它整理而成的。诗人借用“苍桧”来比喻《道德经》的手稿,意思是说,当年老子写《道德经》时的遗迹还依稀可见,那青翠的柏树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第三联“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这一段主要描写《道德经》问世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所谓“乘变化”,是指《道德经》所讲的顺应自然的变化法则,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所谓“驱鸾驾鹤”,是说《道德经》问世后,人们纷纷学道成仙。但是,由于《道德经》本身是一本讲哲学的著作,它的内容既玄奥又艰深,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读懂的。再加上道教后来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神仙家法门,使得许多人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便去寻找各种捷径,其中就有那些借助神仙家的法术和丹药来炼制长生不老之药的做法。这些做法往往都是迷信的,甚至有些是不正当的勾当。因此诗人在这里用讥讽的语气说:“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
末联“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境清物老”是说,清静的环境可以使万物生长而不衰老;“何必诡怪穷根源”是说,何必追求那些虚妄不实的东西呢?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借咏老聃著《道德经》事以讽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巧妙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