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不可到,谁知仙有无。
或乘九斑虬,或驾五云车。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仑墟。
往来几万里,谁复遇诸涂。
富贵不还乡,安事富贵欤。
神仙人不见,魑魅与为徒。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
仙者得长生,又云超太虚。
等为不在世,与鬼亦何殊。
得仙犹若此,何况不得乎。
寄谢山中人,辛勤一何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简明与连贯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理解全诗意思,然后逐句翻译,最后概括主题大意,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
仙境不可到,谁知仙有无。“仙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不知”表示怀疑,“仙有无”即神仙是否存在。
(2)
或乘九斑虬,或驾五云车。“乘九斑虬”指乘坐有九条龙鳞纹的骏马,“驾五云车”指乘坐有五色云彩装饰的车。
(3)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仑墟。“倚”是依靠的意思,“扶桑”指太阳初升之处,“昆仑墟”指昆仑山的山脚。
(4)
往来几万里,谁复遇诸涂。“往来几万里”是指仙人来往于天地之间,“诸涂”指路上。
(5)
富贵不还乡,安事富贵欤。“富贵”指金钱财富,“还乡”指回家看望亲人。
(6)
神仙人不见,魑魅与为徒。“魑魅”指鬼怪,“为徒”指做同伙、同伴。
(7)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幽都”指阴间,死后灵魂进入阴间。
(8)
仙者得长生,又云超太虚。“又云”表示说一说,“超太虚”指超越虚空。
(9)
等为不在世,与鬼亦何殊。“等为”意为“如果”,这里用作假设的语气,“与鬼亦何殊”指如果人也死去,与鬼有什么不同呢?
(10)
得仙犹若此,何况不得乎?“得仙犹若此”意为如果能像仙人一样长生不死,“况”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不得乎”指如果得不到仙道。
【答案】
译文:
世间的仙境无法到达,谁能知晓其中的奥秘?
或许骑上一条龙,或许驾车在云朵之中;早晨靠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晚上游玩在昆仑山脚下。
往返数万里,又有谁会在路上遇到神仙呢?
即使富贵荣华也不愿回乡,那么富贵有什么意义呢?
那些神仙都是看不到人的,那些鬼怪都成了他们的同伴。
既然人都会死亡,那么灵魂就会进入阴间。
那些成仙的人都能长寿,他们又超越了虚空。
如果我们都不在了,那么和鬼有何区别呢?
如果能像仙人那样长生不死,那为什么还要羡慕那些不能得到仙道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仙道的向往和思考。首句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仙境不可到,谁知仙有无?”这个问题既提出了疑问,也暗示了仙道的神秘性。接下来的内容依次描述了仙道的各种形态,包括乘坐龙车、驾驭五色云车、依靠太阳初升之地、游玩在昆仑山脚下等等。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仙道的神奇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诗人并不满足于对这些形象的描述,而是进一步展开了思考和探讨。他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仙道的看法:“富贵不还乡,安事富贵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追求富贵而不愿意回到家乡,那么这种富贵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既是对世俗名利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个人价值的一种反思。
诗人又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一个人多么努力地追求长生不老,最终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命运。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揭示,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追问。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仙道的看法:“得仙犹若此,何况不得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像仙人一样长生不死,那么为什么还要羡慕那些不能得到仙道的人呢?这既是对世俗名利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个人价值的一种反思。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和看法,认为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虚无缥缈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