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石登古坛,旷怀聊共醉。
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
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
【注释】
拂:掠过。酣乐:醉意。千峰外:指远处的山峦。松声起:松树在日落时发出的声音。
【赏析】
《嵩山十二首》为组诗,共十二首,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拂石登古坛”句,写登山的情景。登上嵩山之巅,放眼望去,白云缭绕,彩霞弥漫,令人心旷神怡,顿觉豪情满怀。这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云霞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与情感,使整个诗句都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嵩山的热爱之情。
“旷怀聊共醉”句,写饮酒的感受。诗人登上嵩山古坛之后,面对壮丽的景色,心情无比激动,情不自禁地纵情饮酒。他陶醉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愁,完全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句,写酒醉后的遐想。诗人沉醉于美酒之中,不觉间来到了嵩山的顶峰,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千峰万壑,云雾缥缈的美景。诗人陶醉其中,恍若置身仙境。
“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句,写日落时的感想。诗人在山上坐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才从陶醉中清醒过来。这时,他听到松涛阵阵,犹如天籁,令人心旷神怡。这美妙的声音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