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荒芜未春暮,乳燕安巢雁北去。
回首蜃水桃始花,及至螺江柳飞絮。
江东绣衣真御史,闻者纷纷毛发起。
日长惟抱空瓮眠,头白应怜故人子。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自己与兄长离别时的情形。颔联写友人即将远去,回首遥望,但见蜃水之畔桃花初放,螺江之滨杨柳飘絮。颈联写友人即将远去,回首遥望,但见江东有真御史者,闻其名者纷纷发毛。尾联写友人们分别之后,我只有抱着空瓮安眠,感叹时光荏苒,白发人怜少壮人。赏析:诗人在成都草堂期间,因“言多讪谤”,被严武逐出,于是离开成都,到梓州(今四川三台)作幕僚。此诗就是诗人在梓州的送别之作。首联写送别时的情景。开篇以草堂荒芜未春暮为引子,点明了时令。然后,笔锋一转,由眼前景物写到对友人的思念。“乳燕安巢雁北去”一句承上启下,既照应了首句中的草堂,又引出下文的送别之情。“乳燕”是初春时节的燕子。古人认为燕子能报喜信,所以人们常用它来表示春天的到来。这里说“乳燕安巢”,表明春天就要到了。“雁北去”则说明春天就要过去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时令变化,又写出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颔联写友人即将远去,回首遥望,但见蜃水之畔桃始花,螺江之滨柳飞絮。颔联写友人即将远去,回首遥望,但见江东有真御史者,闻其名者纷纷发毛。“蜃水”是大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阳光折射、反射而形成的美丽海景,也称为“佛光”。“桃始花”是指桃花刚刚开放。“螺江”指岷江,因为岷江在流经成都平原时河道弯曲如螺形而得名。“柳飞絮”是指柳树开始吐新芽,飞絮漫天,即柳絮纷飞。“桃始花”与“柳飞絮”都是春天的景象,但二者却各有侧重。前者重在描绘桃花盛开的美景,后者则侧重于描绘柳絮飘飞的春意。颔联写友人即将远去,回首遥望,但见江东有真御史者,闻其名者纷纷发毛。“江东”指四川东部地区。“真御史”是指严武的女婿韦皋。他曾任剑南节度使,后任西川节度使、成都尹等职。韦皋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他的政绩卓著,深受皇帝赏识。当时有人传言他将会升迁为御史大夫。因此人们听说他要升迁的消息,都感到害怕发毛。“闻者纷纷发毛”,一方面说明韦皋的名声很大,另一方面也暗示着人们对韦皋的敬畏之情。颈联写友人即将远去,回首遥望,但见江东有真御史者,闻其名者纷纷发毛。“头白应怜故人子”一句,是对上句的进一步阐释。既然韦皋已经升迁,那么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了。此时诗人想到自己的白发和友人的儿子一样大,不免会生出怜悯之情。尾联写友人们分别之后,作者只有抱着空瓮安眠,感叹时光荏苒,白发人怜少壮人。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感情真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