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湖斋半日闲,有梅此地即孤山。
瘦边似我腰全沈,白处怜渠鬓亦潘。
惟有竹君同所好,岂容蝶使戏其间。
调羹莫作儿童语,老眼相看在岁寒。

【注释】

湖斋:指杭州的孤山。梅:梅花。

瘦边似我腰全沈(沉):瘦长如我腰身。沈,同“深”。潘:潘岳,字安仁,晋朝著名文学家。

竹君:即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中所说的“竹外”,此处泛指竹林。

调羹:调羹,是古代一种用于调和五味的器具,也用作比喻。儿童语:儿童的语言,即稚嫩、不成熟的话。

老眼:指年老的眼睛。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写的,当时他刚从密州被召还京任职,心情十分舒畅,所以对杭州的景色特别喜爱。此诗就是他在杭州时写就的。

首联说诗人到杭州后,得到了一个半日闲工夫。“偷得”一词,既表明诗人对这半日闲的珍惜,又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有梅”两句,是说西湖孤山上的梅花开得很好。诗人以“此地”指代孤山,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特点:“瘦边似我腰全沈,白处怜渠鬓亦潘。”这里的“瘦边”指的是梅花枝条的细长,而“沈”则是形容它像人一样沉浸在水底。“白处怜渠”则是指梅花的颜色洁白如雪,让人感到怜爱和珍视。潘岳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梅花的文章,赞美它的美丽动人。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情感:“惟有竹君同所好,岂容蝶使戏其间。”“竹君”指的是竹子,这里指的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认为只有竹子才能与梅花相媲美,因此他不愿意让蝴蝶等小虫来打扰它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保护。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调羹莫作儿童语,老眼相看在岁寒。”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过于天真烂漫,要像对待珍贵的食物一样珍惜时光。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像那老眼相看一样,能够看到岁月变迁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