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东篱具菊杯,仙翁折送几枝梅。
绝怜绿萼才先去,能与黄花作伴开。
造物定应无顷刻,未霜早自有春回。
穷山似汝真何数,幸被诗人拈出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九月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洒扫东篱具菊杯,仙翁折送几枝梅。” 描绘了诗人在秋天里,清扫东篱下的菊花,准备饮酒赏花的情景。这里,“洒扫”指的是打扫庭院,为赏菊做准备,而“菊杯”则指的是用来盛放菊花的酒杯。同时,“仙翁”一词常用来形容隐逸之人,这里的“仙翁”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是他想象中的一位高人雅士。

第二句“绝怜绿萼才先去,能与黄花作伴开。” 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怜爱。诗人特别提到“绿萼”,这是对梅花的一种赞美,因为绿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因为它能在寒冷中先开,与盛开的菊花相伴。

第三句“造物定应无顷刻,未霜早自有春回。” 这句话反映了自然规律的和谐与美好。诗人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总是按照既定的节奏进行,没有片刻的停滞。即使还没有霜冻到来,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

第四句“穷山似汝真何数,幸被诗人拈出来。” 这句话用了一种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人,暗示它们虽然高耸入云,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诗人之所以能够发现并赞美这些山峰,是因为他自己也如同诗人一样,有着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情感。

最后一句“穷山似汝真何数,幸被诗人拈出来。” 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了那些看似平凡的自然景观,并将其赋予诗意。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力使他能够发现并赞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独特发现和感悟。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篇,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