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深严肃广筵,嘉招仍许厕群仙。
忽窥宸翰云龙动,乍揭天辞日月悬。
散作楷模争宝惜,永刊金石共流传。
况当枚马从容地,仍集班扬侍从贤。
敢窃休明为盛观,愿陈风咏播薰弦。
不辞胜引承欢醉,长洽升平亿万年。
【注释】
禁林:帝王的宫苑。嘉招:指皇帝。宸翰:皇帝的书信。云龙动:《尚书》有《云龙章》,此指诏书;天辞:天上的言辞,比喻帝王之文。散作楷模争宝惜:把诏书作为楷模,大家都争相保存。永刊:永久地刻在石碑上。枚马:枚乘(字叔则)和司马相如(字长卿)。班扬:班固和扬雄。《汉书·艺文志》载:“古之王者世有才士,故有文章。”
【赏析】
《禁林宴会之什》,作者不详。这是一首颂圣诗。首联写皇帝赐宴群臣的盛况;二联赞扬皇帝的文采;三联赞美诏书;四联歌颂群臣;末联希望皇帝永远繁荣昌盛。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典雅,是一首难得的佳篇。
首联“红药深严肃广筵,嘉招仍许厕群仙”,起句用红药来比喻皇帝,既写出了皇帝威仪庄重,又写出了皇上对臣子的关心。“严”字,既写出了皇帝的威严,也写出了君臣之间的平等、和谐。“嘉招”二字,不仅点出了皇上给群臣赐宴的场面,也暗示了群臣对皇上的尊敬之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皇上的英明和大臣们的忠诚,也为下文赞美皇帝的文采作了铺垫。
二联“忽窥宸翰云龙动,乍揭天辞日月悬”,进一步描绘了赐宴场面的盛大。“忽窥宸翰”、“乍揭天辞”都是形容皇帝赐宴时的热闹场面。“云龙”二字,既写出了皇帝赐宴时的气氛,也预示了君臣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日月悬”三字,既写出了赏赐的丰厚,也暗示了群臣对皇上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皇上赐宴时的盛况,也为下文赞扬皇帝的文采作了铺垫。
三联“散作楷模争宝惜,永刊金石共流传”,是对皇帝赐宴后群臣的表现进行赞美。“散作楷模”四字,既写出了群臣对皇上赐宴时的感激之情,也暗示了群臣对皇上的敬仰之情。“永刊金石”三字,既写出了赏赐的丰厚,也暗示了群臣对皇上的忠诚之心。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皇上赐宴后的盛况,也为下文歌颂大臣们的才华作了铺垫。
四联“况当枚马从容地,仍集班扬侍从贤”,是对大臣们才华的赞美。“枚马”、“班扬”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章被后人传颂不衰,因此,这两句诗既是对大臣们才华的赞美,也是对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的肯定。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大臣们才华的赞赏,也表达了对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的敬佩。
五联“敢窃休明为盛观,愿陈风咏播薰弦”,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敢窃休明”四字,既表现出了诗人的自信和坚定,也表明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愿陈风咏”三字,既表达了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也表达了他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六联“不辞胜引承欢醉,长洽升平亿万年”,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长洽”二字,既表达了对国家长久繁荣的期望,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胜引”二字,既表达了对国家美好未来的祝愿,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他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