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清晓破蓝田,一出红尘骨已仙。
任锁九重山下路,终寻五处洞中天。
泉流碧砌长鸣玉,迹隐苍崖久蜕蝉。
人世归时知变否,樵夫曾记烂柯年。
马蹄清晓破蓝田,一出红尘骨已仙。
任锁九重山下路,终寻五处洞中天。
泉流碧砌长鸣玉,迹隐苍崖久蜕蝉。
人世归时知变否,樵夫曾记烂柯年。
注释:
- 马蹄清晓破蓝田:马蹄声在清晨的蓝田大地上响起,如同打破寂静。
- 一出红尘骨已仙:一旦离开尘世,就如脱俗的仙人一样。
- 任锁九重山下路:任由自己被束缚在深深的九重山下。
- 终寻五处洞中天:最终寻找到那五处隐藏在洞穴中的天堂。
- 泉流碧砌长鸣玉:泉水从碧绿的台阶上流淌,发出如玉般清脆的声音。
- 迹隐苍崖久蜕蝉:身影消失在苍翠的山崖之上,如同久病的蝉蜕壳后重生。
- 人世归时知变否:当人世间的一切回归平静时,是否能感知变化之微妙。
- 樵夫曾记烂柯年:曾经有位樵夫记得《桃花源记》里的那个烂柯老人,象征着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画卷。诗人以清早马蹄声破开静寂,象征突破世俗束缚,踏上一段寻找真我之路。“出红尘骨已仙”表达了一旦脱离世俗,便如仙人一般超然物外。
诗中“任锁九重山下路”,“终寻五处洞中天”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的追求。无论身处何等困境,都能坚持内心的信念,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最后两句,“泉流碧砌长鸣玉”,“迹隐苍崖久蜕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与变化无常的深刻体悟。而结尾的“人世归时知变否”,“樵夫曾记烂柯年”则引发了读者对时间变迁和生命意义的反思。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结合,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