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宅林园巧,亭垂剪剪茅。
雪香藏冷艳,月影浸疏梢。
桃李陪台等,松筠道义交。
巡檐频索笑,应不厌推敲。
【注释】:
①和野渡咏梅: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七言绝句。
②傍宅林园巧:指梅花依附于宅院园林之中,显得十分娇美可爱。
③亭垂剪剪茅:指亭台上垂挂着一丛丛修剪整齐的细长的茅草,增添了亭台的情趣。
④雪香藏冷艳:指梅花在寒冷的冬日里散发出阵阵清香,而其花色也格外鲜艳夺目。
⑤月影浸疏梢:月光映照在梅花的枝梢上,使其显得更加清丽动人。
⑥桃李陪台等:形容梅花与桃花、李花等一起装点着庭院里的花坛或花台。
⑦松筠道义交:比喻梅花与松树一样,都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品格。
⑧巡檐频索笑:形容诗人时常站在屋檐下欣赏梅花,并忍不住要赞美几句。
⑨应不厌推敲:意谓诗人对这首诗歌的创作并不感到厌烦,反而越改越好。
【赏析】:
这首咏梅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形象,赞美了它傲骨凌霜、高洁坚贞的品质。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诗的第一句“傍宅林园巧”,便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在这里,“巧”字不仅指梅花依附于宅院园林之中,展现出娇柔美丽的姿态,更隐含了作者对这些梅花的独特情感和欣赏。这种巧妙的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的第二句“亭垂剪剪茅”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亭台上的美景。在这里,“剪剪茅”一词既形容了亭台上垂挂的茅草修剪得非常整齐漂亮,又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精心照料和爱护之情。这种细腻的描绘方式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诗人与梅花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诗的第三句“雪香藏冷艳”继续描绘了梅花在寒冷季节里散发的香气和美丽的色彩。在这里,“雪香”一词既形容了梅花在白雪皑皑的冬天里散发出阵阵清香,又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而“冷艳”一词则用来形容梅花的花朵虽然在寒冷的季节里显得有些凋零,但却依然绽放出独特的魅力。这种对比的写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梅花的美丽动人之处。
紧接着,诗的第四句“月影浸疏梢”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在这里,“月影”一词既形容了皎洁的月光洒在梅花枝梢上的情景,又暗示了夜晚寂静的氛围。而“浸疏梢”一词则用来形容月亮的倒影映照在梅花枝梢上的景象,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静神秘。这种细腻的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对夜晚景色的陶醉之情。
诗的第五句“桃李陪台等”则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梅花与桃花、李花等一起装点着庭院里的花坛或花台的美好景象。在这里,“陪台等”一词既形容了梅花与其他花卉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坛或花台,又暗示了诗人对它们的感激和珍视之情。这种比喻的写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梅花与其他花卉之间的和谐相处之美。
诗的第六句“松筠道义交”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梅花与松树一样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品格。在这里,“松筠”一词既形容了松树的高大挺拔和坚韧不屈的特点,又暗示了它们都拥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而“道义交”一词则用来形容这些梅花和松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这种比喻的写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梅花与其他花卉之间的精神联系和相互尊重之情。
诗的第七句“巡檐频索笑”则描述了诗人在欣赏完梅花之后的心情。在这里,“巡檐”一词既形容了诗人在屋檐下漫步赏花的情景,又暗示了他的悠闲自得和享受生活的态度。而“频索笑”一词则用来形容诗人在欣赏完梅花后忍不住要赞美几句的愿望和心情。这种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之感。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崇敬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和借代等修辞手法也使整首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