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如膏沐,秋山为我容。
谁云乏神秀,遐想犹岱宗。
绝无喜仅有,畴列兹群峰。
缭绕若仙城,花但无芙蓉。
幽香含桂菊,积翠浮杉松。
生平嗜林谷,不厌来辙重。
几蹑灵运屐,屡扶张骞筇。
鹭朋与鸥侣,足为谈笑供。
折简不可招,欠致人中龙。
毫端具造化,物象工陶镕。
吟思方渊渟,风挠鸣淙淙。
佳章忽在前,撩动此兴浓。
君胡倦一出,嘲咏乃不佣。
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飧饔。
山行乡友遗五言
一雨如膏沐,秋山为我容。
谁云乏神秀,遐想犹岱宗。
绝无喜仅有,畴列兹群峰。
缭绕若仙城,花但无芙蓉。
幽香含桂菊,积翠浮杉松。
生平嗜林谷,不厌来辙重。
几蹑灵运屐,屡扶张骞筇。
鹭朋与鸥侣,足为谈笑供。
折简不可招,欠致人中龙。
毫端具造化,物象工陶镕。
吟思方渊渟,风挠鸣淙淙。
佳章忽在前,撩动此兴浓。
君胡倦一出,嘲咏乃不佣。
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飧饔。
注释:
- 一雨如膏沐:一场雨就像沐浴一样滋润。
- 秋山为我容:秋天的山峦好像为我增添了美丽。
- 谁云乏神秀:谁说这里缺乏神韵和秀美?
- 遐想犹岱宗:遥远的思念还像泰山一样崇高。
- 绝无喜仅有:几乎没有什么喜悦只有。
- 畴列兹群峰:这些山峰排列在一起。
- 缭绕若仙城:山峦环绕如同仙境。
- 花但无芙蓉:花朵虽然美丽但没有荷花。
- 幽香含桂菊:幽香中带有桂花和菊花的味道。
- 积翠浮杉松:绿色的山色和松树相互映衬。
- 生平嗜林谷:我一生喜爱山林和田园。
- 不厌来辙重:不厌倦长途跋涉。
- 几蹑灵运屐:几次穿着灵运的鞋子。
- 张骞筇:张骞的拐杖,指代仙人的道杖。
- 鹭朋与鸥侣:鹭鸟和鸥鸟都是朋友。
- 足为谈笑供:足以作为谈论欢笑的材料。
- 折简不可招:无法用简单的礼物来邀请。
- 欠致人中龙:缺少能够达到巅峰的人。
- 毫端具造化:笔尖蕴含着大自然的力量。
- 物象工陶镕:万物的形象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 吟思方渊渟:沉思如同深渊一般深邃。
- 风挠鸣淙淙:风吹过发出潺潺的水声。
- 佳章忽在前:突然之间美好的诗句出现在面前。
- 撩动此兴浓:这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
- 君胡倦一出:你何必匆匆地离开呢?
- 嘲咏乃不佣:赞美和吟咏是不需要雇佣他人来完成的。
- 且勤远致馈:暂且辛苦去远方送礼物。
- 与客叨飧饔:与客人分享食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山行景色和感受的七言诗。诗人在山行中遇到了一位乡友,并与其共度时光。通过这首诗,诗人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一句“一雨如膏沐”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景象,如同被涂抹了一层油脂般滋润。第二句“秋山为我容”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山景的喜爱之情。第三句“谁云乏神秀”则是对前两句的回应,表示诗人认为这里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神韵和秀丽之美。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行的美景。“绝无喜仅有”意味着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喜悦,但却有无尽的美景值得欣赏。而“畴列兹群峰”则具体描述了山峰的排列方式,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最后两句“缭绕若仙城”和“花但无芙蓉”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神秘气氛和美丽的花朵。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平生嗜林谷”表达了诗人一生都热爱山林和田园的生活状态。“不厌来辙重”则说明他对于旅途的艰辛和劳累并不感到厌烦,反而乐在其中。最后两句“几蹑灵运屐”和“缺致人中龙”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成功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山行景色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