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荒村共乱离,云龙上下忆追随。
生前已饱撞钟问,死后方传覆瓿诗。
此夕巷歌谁忍发,他年邻笛自应悲。
伤心岂为幽冥负,重为斯文一涕洟。
【注释】:
- 挽赵秋晓:为赵秋晓写的挽诗。
- 十载荒村共乱离:过去十年中,赵秋晓和我在荒废的村庄里一起经历了战乱。
- 云龙上下忆追随:回忆起过去我们像云彩一样在天空中上下飞翔,共同追逐梦想。
- 生前已饱撞钟问:指赵秋晓生前已经名声显赫、功成名就。
- 死后方传覆瓿诗:表示赵秋晓虽然已经去世,但仍然值得后人传颂他的诗词。
- 此夕巷歌谁忍发:这个晚上,谁还敢唱歌呢?因为赵秋晓已经去世了。
- 他年邻笛自应悲:等到明年这个时候,邻居家吹起的笛声自然会让人感到悲伤。
- 伤心岂为幽冥负:我伤心不是因为自己辜负了阴间,而是因为我对赵秋晓的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 重为斯文一涕洟:为了纪念赵秋晓这样的文人,我再次为他流下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赵秋晓所写的挽诗。全诗充满了对赵秋晓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乱世的感叹。
首联“十载荒村共乱离,云龙上下忆追随”回忆了过去在荒村中的岁月,那时我们一起经历着战乱。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的和平生活和现在的战乱,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颔联“生前已饱撞钟问,死后方传覆瓿诗”则表达了对赵秋晓生前名声的赞美。他认为赵秋晓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值得后人传颂。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才华被埋没的感慨。
颈联“此夕巷歌谁忍发,他年邻笛自应悲”则是对当前环境的描写,暗示着战乱即将来临。诗人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忍不住唱起歌曲,而这种声音也会让诗人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伤心岂为幽冥负,重为斯文一涕洟”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表示自己之所以伤心,并非因为辜负了阴间的亲人,而是因为他对赵秋晓的怀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因此,他决定再次为他流泪,以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赵秋晓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战乱的不满和担忧。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