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父子记同登,讵意天从杞国倾。
辇路春风三月梦,山庄夜雨十年灯。
率更帖墨知魁梧,庾信文章迈老成。
二妙风流今已矣,薤歌赋罢泪沾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一、首联
诗句: 年时父子记同登,讵意天从杞国倾。
译文: 小时候我和父亲曾经一起登上泰山,没想到天妒英才,让杞国的国王突然死去。
注释: “年时”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间,“父子”则是指作者和他的父亲。“同登”表示一同登高,“记同登”则是说他们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
二、颔联
诗句: 辇路春风三月梦,山庄夜雨十年灯。
译文: 当年在京城的路上我常常梦见春天的景色,而在山庄中我度过了十年的夜晚。
注释: “辇路”指皇帝出行的道路,“春风三月梦”可能是指梦中经常梦见春天的景象,“山庄”则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三、颈联
诗句: 率更帖墨知魁梧,庾信文章迈老成。
译文: 率更侯的笔迹豪放有力,庾信的文章已经超越了老成的范本。
注释: “率更帖墨”指的是古代一种书写工具,“帖墨”则是指用这种工具书写的墨迹。“魁梧”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强壮,“庾信”则是南朝的一位著名文人。
四、尾联
诗句: 二妙风流今已矣,薤歌赋罢泪沾膺。
译文: 现在两位才子的风采已经不复存在,我吟诵《薤露歌》后不禁泪湿衣襟。
注释: “二妙”指的是两位才华横溢的人物。《薤露歌》是一种古乐府诗,此处可能是作者在吟诵这首曲子后的情感表达。“泪沾膺”形容悲伤到泪水打湿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人才凋零的感慨。首联回忆与父亲共登泰山的场景,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颔联则通过春天和山庄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乡和过往岁月的思念。颈联通过提及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进一步强调了才华的消逝和时代的变迁。末联直接表达了对这两位文人已逝风采的哀叹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