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天中候,南风物阜时。
三边宽大诏,亿载太平期。
【注释】
五日:指农历五月,即端午节。
天中:古代以北斗星斗柄正指南为仲夏,称“仲夏”,又称“孟夏”。这里泛指仲夏。
南风物阜:指南方气候温暖,物产丰富。
三边:泛指边远地区。
宽大诏:恩惠广大的诏书。
亿载:万代长久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写皇帝在端午佳节颁赐给边关将士的诏书,勉励他们要保境安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努力工作。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首句点题,次句写时令,三、四句写诏书的内容和作用。
五日天中候,南风物阜时。
三边宽大诏,亿载太平期。
【注释】
五日:指农历五月,即端午节。
天中:古代以北斗星斗柄正指南为仲夏,称“仲夏”,又称“孟夏”。这里泛指仲夏。
南风物阜:指南方气候温暖,物产丰富。
三边:泛指边远地区。
宽大诏:恩惠广大的诏书。
亿载:万代长久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写皇帝在端午佳节颁赐给边关将士的诏书,勉励他们要保境安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努力工作。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首句点题,次句写时令,三、四句写诏书的内容和作用。
诗句解析及译文: - 尊酒清江欲语离:在这里,“尊酒”指的是盛满的美酒。"清江欲语"意味着在清澈的江水旁边想要诉说别离。 - 事多八九苦参差:这里的“事”可能指代生活中的琐事或困境,而“八九”可能表示数量众多或困难重重。"苦参差"则描述了面对这些问题时的艰辛和不易。 - 飞潮更卷征帆急:这里的“飞潮”可能是指突如其来的大潮。“更卷征帆”意味着在大潮的推动下,帆船被迅速推向前方。 -
【注释】 ①一德坤元厚:指皇后之德。坤,母道。厚,厚重。②三朝:指三个朝代。③含饴供乐事:意思是说皇后为天子抚养孩子,教他们唱歌、识字,让他们快乐成长。④戏彩见重孙:意思是说皇后对孙子的宠爱。⑤戏彩:古代用五彩丝绳系在小儿的颈上,称“彩”,以祝其长命。重孙,即曾孙。⑥赏析:这首诗是颂扬皇太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皇太后的尊敬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上亲庭寿》。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寓意,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中兴申甫来高嵩,卜人吉梦占维熊。生贤应有造化工,吾家积善庆所钟。 - "中兴":指国运昌盛,社会安定。 - "申甫":可能是一个人名,这里指的是一个官员。 - "高嵩":可能是指高官。 - "卜人":古代占卜的人。 - "吉梦":吉祥的梦境。 - "维熊":象征吉祥、繁荣的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 送盖少卿晞之赴太平州:这首诗是作者送给朋友盖少卿的一首诗,盖少卿将要前往太平州,所以作者为他作诗送行。 三釜果何乐,万钟岂云轻:三釜(古代一种容量单位)和万钟(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都是一种富贵的生活状态,但它们并不值得炫耀。 当知昔贤士,及亲乃为荣:当你知道那些古代的贤人,等到自己达到亲族的地位时,才感到荣耀。 忆昨使东淮
这首诗是给杨仲起的寿诗,表达了诗人对杨仲起才德的赞赏和祝愿。全诗以天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杨仲起才华横溢、学贯古今、文章千古流传的美好画面。 首联“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描绘了天台山作为东南地区的重镇,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诗人用“秀钟”一词,寓意天台山如同一座钟,能够敲响千年,让无数英才在此汇聚,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公侯。 颔联“君才盘盘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
【注释】 (1)画船:指装饰华丽的小船。 (2)昨日:昨天。 (3)吴江西:指吴江,在苏州附近,这里泛指江浙一带的水乡地区。 (4)风雨满江:形容天气恶劣,狂风暴雨肆虐。 (5)鼓棹:摇橹,划船。 (6)撇波去:指风浪大,船被吹得远远离开水面,仿佛要撇到水外一样。 (7)舟子:船上的水手。 (8)相犹夷:指船上的人们相互之间态度平和,没有争吵和争斗。 (9)东北:这里指风从东面刮来,逆风航行。
【诗句赏析】 首句:“萧条古寺僧何处,痴坐方床午漏长。” “萧疏”形容寺院荒凉、冷清。“不见一僧”,说明寺院内没有人。这两句诗写僧人在寺院中无所事事、闲散无聊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怪我溪山惯来往,不惟鱼鸟解相忘。” 此联紧承前文,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熟悉和亲近。“溪山”,泛指山水景色。“怪我”,即觉得奇怪,表示出作者对这种景象的熟悉,并带有一丝感慨。“惯来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小诗。诗人在浙江送友人,闻潮早不果行,遂作此诗。首句写江上景色,二句写与友人离别的感慨,三句写友人离去后自己的心情,末句以“尽”字收束全篇,寄意深长。 欲语离情苦参差,尊酒清江欲语离。 飞潮更卷征帆急,尽作西窗去后思。(《送子寔》) 【注释】:欲语:想说话、想说。苦参差:意思是说分别的情境太复杂了。尊酒:指酒杯。清江:指清澈的小溪。欲语、飞潮、征帆、西窗:都是描写江上情景。
闻和叔抚琴 蓐收传令待残更,斗转参横露气清。 谁弄瑶池三尺玉,怪来万壑动秋声。 注释: 蓐收: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刑神,掌管斩杀罪人。 传令:发布命令。 待残更:等待天黑。 斗转参横:北斗七星的位置。斗转指的是北斗七星绕北极星旋转一周,需要4个半月;参横指的是参星位于横线位置,也是4个半月。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指代美女。 三尺玉:形容琴的声音清脆悠扬。 怪来:引起,导致。
【注】张德辉,字文规,成都人。宝庆二年进士。历官中牟令,为政有声。 韫椟君子藏,枉寻吾道曲。 韫椟:珍藏。枉寻:徒劳寻找。吾道:我之道。 绝物忌太清,徇世未免俗。 绝物:超脱世俗。 【赏析】诗人自喻为“韫椟君子”,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高尚的操守和远大的抱负。他追求的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人言俗难医,我见清可濯。”此句化用《庄子·外物》“俗人之所以大过者,俗人也”的意旨
【注释】 寿成惠圣慈祐太皇太后:指元顺帝的祖母,名脱列失察儿,是元朝开国功臣忽图白台氏之女。她生下元顺帝后,被立为皇太子,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刁斗:古代行军时用的铜器,形如斗而小,用以击更报时。辕门:军营门口。五夜:五个夜晚。 思齐文母正关心:指太皇太后思念自己的孙子、孙女,心中充满关爱。 身临大练无他费:指太皇太后亲自来到皇宫,为了国家大事操劳,没有其他的费用。 汤沐:在朝廷中供职
寿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閤春帖子 文孙(作者自称)亲上万年卮,姒妇(太皇太后的尊称)严妆五翟衣。 不用都人须数跸(宫廷禁卫人员,在宫门前排列,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内庭跬步即重闱(皇宫里,每走一步,就跨进一道门户)。 注释:文孙:本诗作者自称。寿成:指太皇太后。惠圣慈佑:指太皇太后的恩德。太皇太后閤春帖子:指祝寿时给太皇太后送上的春帖。文孙:本诗作者自称。寿成:指太皇太后。惠圣慈佑:指太皇太后的恩德
【注释】 寿成惠圣慈祐太皇太后閤春帖子:这是为太皇太后祝寿的祝寿词,写在春天的日历上。 银幡:古代帝王、贵族及大臣的旌旗上常用银色作为装饰物。 斗宫:即天子宫,是皇帝的居所,这里指皇宫。 小字:指书写的字很小,一般用来题诗或题字时用,以示谦恭。 篆缕:篆刻丝绳。 从今:以后,今后。 八千春:指八千年的岁月,意谓长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贺寿词。首句写祝寿词的内容,“银幡点缀斗宫嫔”
【注释】 皇帝閤端午帖子:指在端午节那天,皇帝要赐给大臣的端午节帖。 御服齐官献,生衣暴室供:意思是说皇帝的礼服都整齐地献给了大臣们。生衣就是未经过染色的衣服,用来祭祀鬼神或做祭品的。 金箱初进入,一一耀黄封:意思是说金箱刚被打开,里面装的是黄封的书信和礼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端午节赐节帖的古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节帖的内容,后两句写节帖的形式。节帖是皇帝赐给大臣的书信和礼品
【注释】 皇帝閤端午帖子:这是一首描写端午节时皇帝赐给大臣礼物的诗。 日毂过亭午:太阳在中午时分经过。 金徒缓报衙:金吾卫士(京城巡逻警卫)迟缓地报告说。 迩英催晚讲:迩英书院(皇家学校,位于长安城北),此时正在举行晚间的学术讲演活动。 分赐壑源茶:分给参加讲演的学者们壑源产的优质茶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端午佳节赐给大臣礼物的情景。首句“日毂过亭午”,用日轮运行来比喻时光飞逝
【注释】 1. 皇帝閤端午帖子:皇帝在端午节那天所发的文书。閤即门,门户。 2. 灵开玉垒静无尘:指皇帝的宫殿像一座玉砌堡垒一样宁静,没有一点尘垢。 3. 圣泽新覃雨露匀:指皇帝的恩泽像春雨一样滋润大地,像细雨一样均匀地洒在万物上。 4. 束缚仇头藏武库:用绳索捆住罪犯的头,把他关进监狱里。仇头,指囚犯。 5. 枭羹不用赐群臣:不用把肉汤赐给群臣,意思是说不杀任何人。枭,古代一种猛禽。羹,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