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山上山,隐隐树边树。鸡犬不闻声,居人在何处。
扁舟载酒来相寻,古木苍苔一径深。白云不飞青山舞,谁悟荆生点笔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来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诗句释义和译文:
- 题荆浩画青山白云卷
- 注释: 荆浩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以简练而富有意境著称。这里的“青山白云卷”形容了荆浩的画作风格,即简洁而含蓄地展现了青山与白云的美丽景色。
- 译文: 赞美荆浩的画作如同一幅青山白云的卷轴画,既简洁又富有意境。
- 渺渺山上山,隐隐树边树。鸡犬不闻声,居人在何处
- 注释: “渺渺”形容山远而高,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隐隐”则表示树木在远处若隐若现的景象。这里通过描写山上的景色和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表达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宁静致远的意境。
- 译文: 远处的山显得更加遥远和高耸,近处的树木也隐约可见。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表明此处没有人间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和谐。
- 扁舟载酒来相寻,古木苍苔一径深
- 注释: “扁舟”指的是小船,用来载着美酒寻找朋友或亲人。“古木苍苔”形容的是经过风雨侵蚀后依然顽强生长的古老树木和覆盖着青苔的石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 译文: 带着美酒,乘坐小船前来寻找你,古老的树木和布满青苔的石阶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 白云不飞青山舞,谁悟荆生点笔心
- 注释: “白云不飞”比喻青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白云在风中飘舞一般。而“点笔心”则暗指荆浩作画时用笔的细腻和用心。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作者内心的感受或领悟。
- 译文: 白云随风起舞,仿佛在空中自由飞翔,但又有谁能领悟到荆浩作画时那种用心的笔触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荆浩画作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白云”、“青山”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诗人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喧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