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自然尘事少,携家况作栖岩行。
千寻尽处暮云碧,万籁息时霜月明。
林外扶疏竹影碎,岭头依约松风声。
他年若此卜幽隐,兴来更遂登临情。

【注释】

栖岩寺:位于今四川省江油县西。唐时为南诏王阁罗凤所建,后改为“清真观”。元代重建。

千寻(qiān xīn):极言山之高峻。

扶疏:指竹子长势茂盛的样子。

岭头:指山的坡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登览之作,写的是出郭游赏的情景。诗的前四句写出游前的情态,第五六句写游后的感慨,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这次游赏的肯定。

开头两句“出郭自然尘事少,携家况作栖岩行。”写诗人出城游玩,自然会感到世俗的烦恼少了许多,而且还要带着家人去游览这美丽的栖岩寺,可见他心情是多么愉快和高兴。

“千寻尽处暮云碧,万籁息时霜月明。”这是写在栖岩寺中所见的景色。山高,云也高;山深,夜也暗。但是,诗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他觉得这里很幽静,也很美丽。这两句诗,写得空灵蕴藉,富有韵味。

“林外扶疏竹影碎,岭头依约松风声。”写诗人在寺中的所见所闻。在林外,竹子的影子映在地上,好像碎玻璃一样;岭头,松树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这些景致,又给诗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愉悦。

最后两句“他年若此卜幽隐,兴来更遂登临情。”是诗人的感叹,也是他的愿望。他认为,今后如果有这样幽美的地方,自己一定经常来这里游玩。

这首诗是写游赏之情的。前四句是写游前的心境,后四句是写游后的感慨。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在于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加以描绘,使人感到如在眼前。特别是写景的句子,如“千寻尽处暮云碧”,“万籁息时霜月明”,“扶疏竹影碎”,“岭头松风声”,都写得形象生动,色彩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