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丘垄在,莒台荆棘深。
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
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沈。
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登莒子台
莒国丘垄在,莒台荆棘深。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沈。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 莒国丘垄在:描述了莒国的故地依然存在,尽管岁月已久。
- 莒台荆棘深:表达了莒台(古代的一座山或高地)被野草和荆棘覆盖的景象。
- 凭高一极目:通过站在高处远望来表达感慨。
- 怀古重伤心:心中充满对过去的回忆和悲伤。
- 平楚苍烟暝:形容黄昏时,平原上的烟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遇风白日沉:描述在大风中,白天也显得暗淡、阴沉。
- 谁论客怀抱: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的情感。
- 灌木自悲吟:孤独的灌木独自发出悲叹。
赏析
《登莒子台》是宋代诗人穆修的作品,通过对古老土地的怀念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莒台荆棘深”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还暗含历史变迁的沧桑感。通过“怀古重伤心”,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深深眷恋和哀伤。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性——既有对过去的怀旧,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简单的文字中体会到诗人的心境变化及其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
“登莒子台”之情感解析
- 怀古之情:
- 诗中的“怀古重伤心”揭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往昔时光的无限怀念。通过对莒台这一历史地标的描写,诗人不仅回顾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更反映了对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痕迹的留恋。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充满了历史的重量和时间的价值。
- 自然之美:
- 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平楚苍烟暝”和“遇风白日沉”,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这些景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引发内心共鸣的源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自然美成为连接人心与宇宙的一种媒介。
- 孤独与思考:
- 诗中最后“灌木自悲吟”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沉思的状态。这种孤独并非单纯的寂寞或空虚,而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自我价值的确认。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登莒子台》不仅是对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与哲理的对话。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这首诗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