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又寒食,伧客奈离襟。
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
鸡毬轻薄事,歌酒宴游心。
尽付吴儿辈,惟知屏迹深。
【注释】1、寒食:即清明节。2、王孙草:指柳树。3、望帝鸟:即杜鹃,又名子规。4、吴儿辈:吴地人。5、屏迹深:隐居深山。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江边寒食时所作。首联点明地点和时令;颔联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颈联以王孙草、望帝鸟自喻,抒发了思乡之情;尾联则表明了自己归隐的决心。全诗情真意切,风格沉郁顿挫。
江边又寒食,伧客奈离襟。
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
鸡毬轻薄事,歌酒宴游心。
尽付吴儿辈,惟知屏迹深。
【注释】1、寒食:即清明节。2、王孙草:指柳树。3、望帝鸟:即杜鹃,又名子规。4、吴儿辈:吴地人。5、屏迹深:隐居深山。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江边寒食时所作。首联点明地点和时令;颔联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颈联以王孙草、望帝鸟自喻,抒发了思乡之情;尾联则表明了自己归隐的决心。全诗情真意切,风格沉郁顿挫。
和毛 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其十 江墅幽居好,人闲晚最孤。 鱼临溪树钓,鸟隔水烟呼。 野竹挂薜荔,山花睡鹧鸪。 画工能状出,羞杀辋川图。 诗句解读: 1. 江墅幽居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向往,描绘了江边的别墅景色宁静而美好。 2. 人闲晚最孤:描述了一个人在傍晚时分的孤独感,强调了时间的静谧和内心的宁静。 3. 鱼临溪树钓: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钓鱼画面,鱼儿在溪边游动,树下有人悠闲地垂钓
诗句解析: 1. 江墅幽居好,名山对九华。 - 江墅幽居好:描述一个安静而美丽的乡村居所,"江墅"指的是靠近河流的别墅,"幽居"则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舒适的生活状态。 - 名山对九华:提到附近的名山与著名的九华山相对,说明这个居所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俯瞰或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2. 疏篁十馀亩,古屋两三家。 - 疏篁十馀亩:形容周围竹林稀疏但面积较大
注释: - 江墅幽居好,柴关带竹篱。 - “江墅幽居好”:形容在江边的别墅中居住很美好。 - “柴关”:指用木柴搭建的简易门。 - “带竹篱”:指有竹子做成的小篱笆。 - 田头饷耕后,树里灌园时。 - “饷耕”:送饭给正在耕作的人。 - “树里灌园”:在树木丛生的空地上灌溉菜园。 - 邻静鸣秋织,樵闲对野棋。 - “邻静鸣秋织”:周围邻居安静地在秋天织布。 - “樵闲”:打柴的人空闲无事。 -
注释:我在江边的小屋里过着隐居的生活,没有什么事需要添置的。我会像山中的父老一样进行祭祀活动,会像野人一样占卦占卜。 牛羊在露草上快乐地吃着草,我却不喜欢吃,因为秋天的雨下得太多,影响了庄稼的生长。 短墙下,衰败的柳树下面,寒水淹没了一半的渠床。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诗人隐居生活的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江边的小屋中过着闲适的生活,没有什么可以增加的东西,但诗人依然会像山中的父老一样举行祭祀活动
和毛 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其九 江墅幽居好,身如醉伯伦。 浮名抛可得,荒宴罢何因。 酩酊乘篮舆,逍遥岸角巾。 人间莫回首,容伪不容真。 注释:江边的别墅景色幽美,如同沉醉在伯伦的美景中一样。名利就像可以抛弃的浮云,荒废了宴会却不知道原因。我喝得酩酊大醉,骑着篮子车,悠闲地坐在岸边,戴着角巾。人生短暂,不要回头看过去,即使伪装也不能容忍虚伪的存在。赏析:这首诗是毛 秀才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江墅幽居时写给友人毛秀才的一首赠答诗。首联写江墅幽居之好,二、三联写朋友来时的情景,末联表达自己对秋收的喜悦之情。 【答案】 译文:江边的庄园景色优美,我常常款待朋友(来)。老朋友来到江边庄园,我很高兴。我们一起喝浊醪(浊酒),畅谈心声。雨欲到而未到之际,风先吹遍衣襟。溪南的秋景更美,稻谷成熟鱼也肥。注释:和:应答。毛秀才:即毛文锡,唐咸通年间的著名文人。江墅:指江边的庄园
【注释】 和毛:指和靖,即周敦颐,宋代诗人、哲学家。 江墅:江边的别墅。 宾:客人。 酒醲:美酒。 鱼活旋离钩:鱼儿刚从钓钩上甩脱。 移席追松影:移动坐席追随松树的影子。 调琴和涧流:调弄着琴弦以合涧水声。 陶然:快乐的样子。陶渊明《归田园居》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陶然为悠然自得之意。 方外:道家称超出人间世俗之外的人。 名教:封建礼教。 絷:束缚。 赏析:
【注释】江洲的住所幽静而舒适,溪山环绕着它有好几里长。 小径通到茶园,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门临橘园,飘来阵阵橘花的芳香。 垫石头比床榻更舒适,听松风不输乐器声。 闲逛惊扰了邻里,自己却故意装出隐士的样子。 【赏析】《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隐逸生活之美,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写江洲住所环境优美;颔联写住所附近茶山、橘园景色
注释:在江墅幽静的环境中居住很好,南边的池塘像枕在山陵上。 菰蒲在风中颤动着绿色,菱叶荇茎覆盖了水面上的青色。 系着渔网的小船一叶,翘起的烟云好像雪白色的鸟翎。 相携着三个老翁,醉倒在一起不曾清醒。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江墅时所作,描写了作者闲适的生活情趣。首联写景,颔联写水草,颈联写渔船和飞鸟,尾联写与朋友共饮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赏析】 此为送别灵师归吴之作。首二句赞美灵师的高尚品德和不俗的佛学修养,后六句写灵师在京城的所见所闻。全诗风格古朴,意境幽深。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意思是说灵师非常值得尊敬,并不像那些追求名利的佛教徒。这里的“浮屠”是佛教徒的意思,用来形容灵师的品德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意思是说虽然灵师皈依佛门,但是他对儒家思想也很重视,喜欢儒家文化
注释:不要叹息自己从卑下的位置出发,姑且高兴自己能够离去。秋风在九月迅速来临,飞鸟轻快地乘一叶小舟。鱼鳞被切割成鲙,新鲜可口;酒是楚地酿造的清醇佳酿。欢愉的时光不要回首,宠辱得失正是人生常事。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行友人葛源之太和主簿时的心情。前两句说“勿叹从卑位”,即不要感叹自己的卑微地位;后两句写“聊欣适去情”,即暂且高兴地离去。三、四句写别筵上的情景,五、六句写别筵上所饮的酒
鲁从事清晖阁 注释: - 鲁从事:指在鲁地做官的从事。 诗句翻译: 鲁地的官员真有情趣,新建的清晖阁就开在溪边。 水石的精神透出来,江山的气色也随着而来。 稀疏的烟雾分开了鹭鸶站立,远处的雾霭中看到船帆归来。 官员们退朝后享受这份清新,悠闲地吟诗靠在栏杆上裁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晖阁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首句“鲁从事清晖阁”点明了地点和人物。接着四句分别描写了清晖阁的四周环境
注释: 清明连上巳:清明节与上巳节相连,都在春季。 改火清明度:改火就是调整历法,使节气与季节相吻合。清明节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所以这里说改火清明度。 湔衫上巳连:湔衫是洗去衣上的尘垢,以迎接春天的到来,上巳节正是春天的时候。 芳辰来属续: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来属接续着上巳节。 游事困联翩:游事指游乐之事,困联翩是指接连不断。 酒帐经旬直:酒帐是供人饮酒的小棚子,经旬直是指经过十多天。
注释 1 送人至:此诗可能是在送别某人时所作,所以题目为“送人至”。 2. 岂惮河湟远:黄河以西的地区被称为“河湟”,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不怕遥远、不畏艰难的态度。 3. 男儿效主恩:这里的“男儿”指的是有志之士,“效主恩”则是报答君主的恩情。诗人鼓励有志之士要为国家效力,尽忠报国。 4. 穷边人不到:边疆地区由于地形险峻,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到达。 5. 孤戍自分屯
登莒子台 莒国丘垄在,莒台荆棘深。凭高一极目,怀古重伤心。平楚苍烟暝,遇风白日沈。谁论客怀抱,灌木自悲吟。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 莒国丘垄在:描述了莒国的故地依然存在,尽管岁月已久。 - 莒台荆棘深:表达了莒台(古代的一座山或高地)被野草和荆棘覆盖的景象。 - 凭高一极目:通过站在高处远望来表达感慨。 - 怀古重伤心:心中充满对过去的回忆和悲伤。 - 平楚苍烟暝:形容黄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