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惮河湟远,男儿效主恩。
穷边人不到,孤戍自分屯。
马放胡沙暖,烽传塞日昏。
军前初谒帅,戎服走辕门。

注释

1 送人至:此诗可能是在送别某人时所作,所以题目为“送人至”。

  1. 岂惮河湟远:黄河以西的地区被称为“河湟”,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不怕遥远、不畏艰难的态度。
  2. 男儿效主恩:这里的“男儿”指的是有志之士,“效主恩”则是报答君主的恩情。诗人鼓励有志之士要为国家效力,尽忠报国。
  3. 穷边人不到:边疆地区由于地形险峻,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到达。
  4. 孤戍自分屯:孤戍是指孤立的哨所,自分屯则表示这些哨所已经独立地驻扎了下来。
  5. 马放胡沙暖:马在胡人(古代对西北游牧民族的称呼)放牧的地方感到温暖。这里的“胡沙”指的是北方沙漠地带。
  6. 烽传塞日昏:烽火信号传到边塞,使得天色昏暗。这里的烽火是古人边防告急时的信号,用来传递信息。
  7. 军前初谒帅:军队前方初次拜见主帅。这里的“军前”指的是军队前线,而“谒帅”则表示拜见军队的领导者或指挥官。
  8. 戎服走辕门:穿上军装,跑进营门。这里的“戎服”指的是军装,而“走辕门”则表示进入营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并鼓励其为国家效力、尽忠报国。同时,诗人也对边疆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了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艰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又不失细腻深情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