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色正堪弄,新砧绝可怜。
况兼梧叶响,槭槭到床边。
群雁叫远渚,孤云停莫天。
郊居迎送寡,秋日足高眠。
【注释】
凉色:凉爽的景色。新砧(zhēn砧):指捣衣石。砧,捣衣石上用来捶击衣服发出声响的工具。
槭槭(qīqiè)至床边:形容风声在耳边回响。
群雁叫远渚:远处的江岸上有雁群鸣叫。
孤云:指天空中的一片孤云,停莫天:落在天空的高处。
郊居:郊外的住宅。迎送寡:指人来往稀少,寂寞无聊。
足:足够的意思。
【译文】
秋天的景色正适合我闲来无事时去欣赏,那阵阵砧声又显得那么地凄凉。何况还有那梧桐叶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仿佛是秋风吹到床前一样。远处江岸上雁群的叫声,和空中那片孤零零的云朵似乎都在对我诉说着什么。这样的孤独日子里,只有我独自在家,没有什么人来打扰我,我可以好好享受这难得的秋日长眠。
【赏析】
《秋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处一室,伴之以砧声、梧叶、远渚的雁鸣、孤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象清晰,情感深沉而不失雅致。
首句“凉色正堪弄”,描绘了秋景的清爽宜人。这里的“凉色”指的是初秋的天气,既没有夏日的炎热,也没有冬季的寒冷,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着“新砧绝可怜”,诗人用“新砧”来形容秋天特有的声音,这种声音虽然凄凉,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怀念。
第二句“况兼梧叶响,槭槭到床边”,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与深化。诗人不仅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还听到了梧桐叶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像是秋天的使者,将整个秋天的气息带到了身边。最后一句“郊居迎送寡,秋日足高眠。”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尽情地放松自己,享受这个宁静的季节。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这种孤寂并不是因为外界的环境,而是由于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与人交流,却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使人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也让人们更加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