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论鄙迂儒,公胡独受欺。
焦桐方入调,夜鹊忽惊枝。
心事将谁许,身名负己知。
九原如可作,白首誓为期。

下面是对《王九山挽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俗论鄙迂儒,公胡独受欺:“世俗的看法轻视迂腐的学者,您为何独自受其欺骗。”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某些人对某些群体的误解或偏见。
  • 焦桐方入调,夜鹊忽惊枝:“新调的琴声刚刚响起,夜晚的喜鹊突然惊飞。”这里用“焦桐”比喻音乐,用“夜鹊”比喻人的喜怒哀乐。
  • 心事将谁计,身名负已知:“心中的计划和打算,身外的名誉和利益都背负在身上。”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名利的无奈与感慨。
  • 九原如可作,白首誓为期:“如果能在九泉之下找到归宿,我愿以白发之年为代价,发誓不再追求名利。”这里的“九原”指墓地,“白首”指老年。
  1. 译文
    世俗的观点认为迂腐的学者愚笨,您却为何独自承受他们的欺骗?
    新的音乐才刚刚调好,但夜晚的喜鹊忽然惊飞了,仿佛有所触动。
    我的计划和打算,以及身外的一切名誉和利益,我都背负在身上。
    如果能在九泉之下找到归宿,我愿意用我白发之年发誓不再追求名利。

  2. 赏析
    这首诗是薛嵎的挽词,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哀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一幅音乐、喜鹊与人生的图景,诗人展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诗中通过“焦桐方入调,夜鹊忽惊枝”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解读,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涵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