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
柴门
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
【注释】:
柴门:简陋的茅草门。
春风随处好,吟事又相催。
指春天来了,诗人也想起了隐居的生活,于是便拿起笔来吟诗。
触石云飞去,呼童鹤误来。
指春天到了,鸟儿都飞走了,只有一只白鹤在叫唤。
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
指春日里诗人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在花园中踏着满地的落花。
不许车尘入,柴门只半开。
指诗人不愿意有人来打扰他的隐居生活。柴门只是敞开了一半,只允许行人进来。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柴门图。首句“春风随处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次句“吟事又相催”,则写出了诗人因思念隐逸的生活而急于抒发情感的心情。第三句“触石云飞去”形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第四句“呼童鹤误来”,以儿童误将白鹤当主人而唤之,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杖藜无疾步,花地有香埃”,则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