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名教有馀乐,尘埃不可寻。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我们将这首诗的内容逐句进行解释:

郑氏时斋(首句)- 描述的是郑氏的居所,通常用于形容学者或文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宁静而简朴的书房环境。

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这句话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力学”可能指的是勤奋学习或努力工作;”竞分阴”则是指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俄惊岁月深”则是对这种流逝的岁月的一种惊讶和感叹。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这里的”科举地”可能是指应试者为了科举考试而聚集的地方,”自遂读书心”则表明作者并不以应试为目的,而是单纯地享受阅读和学习的过程。

名教有馀乐,尘埃不可寻。- “名教”可能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或教育体系;”馀乐”表示这种教化带来的快乐是多余的,甚至有些累赘;”尘埃不可寻”则意味着这种表面的、世俗的快乐是无法真正追求和把握的。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白首”表示年老,”籯金”则是一种古代货币单位,这里用来比喻财富。作者认为那些只是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也会因为拥有财富而感到满足。

我们对诗句的译文和注释进行一一对应:

郑氏时斋 - 郑氏的书房/居所
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名教有馀乐,尘埃不可寻。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译文:
郑氏的书房/居所,我在这里努力学习,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快速逝去。
难道是为了科举考试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吗?我只是为了追求知识和学问。
儒家的道德教条给人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乐趣,但这种表面的、世俗的快乐是难以追求和把握的。
那些仅仅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也仍然会因为富有而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他通过对比自己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学习的追求和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诗中的“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体现了作者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名教有馀乐,尘埃不可寻”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认为它们只是暂时的、表面的满足,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平和和幸福。最后一句“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更是强调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即不要被世俗的欲望所困,而是要追求真正的内心满足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