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
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
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薄寒。
最喜亲庭佳阙近,尽携儿女入长安。
潘怀古参学
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
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
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薄寒。
最喜亲庭佳阙近,尽携儿女入长安。
注释:
- 潘怀古参学 - 指的是诗人参与科举考试或学习的场景。
- 同吟四十过三四 - 表示在四十岁的年纪中,与朋友一起吟咏诗歌,度过了一些时光。
- 常恨诗衔欠一官 - 诗人经常感到遗憾,因为自己没有获得官职。这里的“诗衔”可能是指诗歌中的才华和成就,而“欠一官”则表达了对未能得到官职的遗憾。
- 人事中年多感慨 - 人在中年时期,往往会有许多感慨和思考。
- 仕途今日更艰难 - 表示当前的政治环境和官场生活比过去更加困难。
- 炉亭围坐推前辈 - 在炉亭里围着火炉坐着,回忆着前辈们的事情。
- 夜店单床定薄寒 - 在夜晚的酒店里,只有一张床,感到寒冷。
- 最喜亲庭佳阙近 - 最令人高兴的是家里有一个好庭院。
- 尽携儿女入长安 - 全家人都带着孩子一起进入长安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通过“同吟四十过三四”,表达了自己在四十岁时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经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未能获得官职的遗憾之情。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描写自己的仕途生涯,感叹当前的政治环境和官场生活的艰难,并回忆起前辈们的故事。最后一句“最喜亲庭佳阙近”,则表达了他对家的美好庭院的向往,以及全家人团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真挚感人,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