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衲一空身,凝然意不分。
爱闲全似我,我累已输君。
野寺同听水,春山独看云。
有疑仍了取,此外不须闻。
【注释】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一衲(nà):一袈裟。
凝然:安详的样子。
爱闲:喜爱清静。
已输君:已经输给你了。
野寺:山野里的寺庙。
听水:指在寺庙里聆听流水声。
春山:春天的青山。
了取:领会,明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和尚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和尚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主张。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与和尚相处的情景;后两句表达自己对于禅宗教义的理解。
首联“一衲一空身,凝然意不分”,诗人将自己比作和尚,形容自己像和尚一样穿着简单的僧衣,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内心充满了安宁和宁静。这里的“一衲”,指的是和尚穿的僧衣,而“一空身”,则是指和尚内心的空虚和清净。整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爱闲全似我,我累已输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和尚之间的关系。诗人说自己虽然喜欢清闲,但与和尚相比,自己的贪恋已经输给了和尚,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禅师的智慧所征服。这里的“爱闲”和“我累”都是比喻,表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追求。
颈联“野寺同听水,春山独看云”则是描述了诗人在寺庙里与和尚一起聆听流水声,独自欣赏春天的青山和白云的景象。这里的“野寺”指的是远离城市的寺庙,而“听水”、“看云”则分别描绘了诗人在寺庙里的安静生活和内心的宁静感受。
尾联“有疑仍了取,此外不须闻”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领悟。他认为既然已经明白了禅宗的道理,就没有必要再听到其他的声音或言论了。这里的“有疑”指的是诗人内心的疑虑,而“了取”则是佛教用语,意思是已经明白了禅宗的教义。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和尚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主张,即禅宗教义不是通过文字来传授,而是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感悟来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