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文字是唐碑,无限名贤赞颂诗。
莫把中兴□前代,会须重见太平时。

【注释】浯溪:在今中国湖南省长沙市西南。唐刺史柳宗元为重修古石刻而建的亭子。碑文由柳宗元的好友韩愈所撰,称“六一联”: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这是柳宗元自比为魑魅,讥刺时人的浮薄和趋炎附势;韩愈则以魑魅喻指奸邪凶恶之人,劝柳宗元不要被小人诬陷。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是说山河大地留下了许多遗迹,我们这些当政者应当重新登上来凭吊一下。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是说对历史深感感慨,对当代人事也感到惆怅。“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胜迹”即是指名贤留下的遗迹,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就留下了不少诗篇。

【赏析】《浯溪》是柳宗元与韩愈同游浯溪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怀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共三段,前两段写自己游览浯溪的所见所感,后一段是议论。

第一段:“断崖文字是唐碑,无限名贤赞颂诗。”这里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浯溪之景,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景:悬崖峭壁之上,镌刻着唐朝的石碑,上面刻满了赞美名贤的诗句。这些石碑见证了无数名贤的足迹,也承载了他们留下的千古佳作。在这里,“断崖”象征着艰难困苦的人生旅程,“文字”则代表着知识、智慧和才华。而“唐碑”、“名贤”、“赞颂诗”则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学士的风采和才华。

第二段:“莫把中兴□前代,会须重见太平时。”这里用反问句形式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们不能将当前的盛世看作是过去的辉煌,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的“中兴”指的是国家刚刚经历战乱后重建繁荣的局面,而“太平时”则是指太平盛世,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

第三段:“会须重见太平时,”是对前面句子的补充和升华。通过强调“会须重见”,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里的“会须”意味着一定能够实现,而“重见”则是指再次看到那个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浯溪的描绘和对名贤的赞颂,表达了柳宗元对于国家和历史的深深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