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嵘乱石满陵冈,颜色苍润如琳琅。
神恻鬼□□□惨,牛眠虎跳深伏藏。
太湖灵壁不足数,涪水□麦熟可方。
剥苔剔藓验古刻,诸贤□□腾光茫。
如此至宝岂易得,宜檄山灵护□□。
□□□□□□□,却恐六丁下取将。
游苍玉洞
峭嵘乱石满陵冈,颜色苍润如琳琅。
神恻鬼□□惨,牛眠虎跳深伏藏。
太湖灵壁不足数,涪水□麦熟可方。
剥苔剔藓验古刻,诸贤□□腾光茫。
如此至宝岂易得,宜檄山灵护□□。
□□□□□□□,却恐六丁下取将。
【注释】
苍玉:青色的玉石。
峭嵘(qiào róng):陡峭高峻貌。
陵冈:山冈。
颜色苍润如琳琅:指苍玉的颜色苍翠润泽,像美玉一样。
神恻:悲痛。
鬼□:不详,疑为“鬼恻”之误。
惨:悲苦。
牛眠虎跳深伏藏:形容山中景色幽深,野兽潜伏。
太湖:即太湖石。太湖石产于江苏太湖一带,因多孔窍而得名。
灵壁:即灵壁石,产自安徽灵璧县,因色似碧玉而得名。
涪水:在四川绵阳,涪江的别称。
剥苔剔藓:是指清除苔藓,露出石头的纹理。
诸贤:指历史上有名的文人墨客。
腾光茫:指文采飞扬。
□□:不详,疑为“□□”之误。
檄山灵:指写文章谴责山的神,表示要请神灵保护。
□□□:不详,疑为“□□□”之误。
六丁:神话中的天帝派来的六个神仙,能移山填海。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游历名山大川后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游踪为线索,通过对苍玉洞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之情。
首联“峭嵘乱石满陵冈,颜色苍润如琳琅。”描绘了苍玉洞周围的山峦和岩石。峭嵘、乱石、陵冈、颜色苍润如琳琅等词语都形象地展现了苍玉洞周围的壮丽景象。
颔联“神恻鬼□惨,牛眠虎跳深伏藏。”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神恻、鬼□等词语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神秘与恐怖,而牛眠虎跳则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太湖灵壁不足数,涪水□麦熟可方。”则是对苍玉洞周边环境的赞美。太湖、灵壁、涪水等词语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而□麦熟可方则表现了丰收的景象。
尾联“剥苔剔藓验古刻,诸贤□□腾光茫。”则是对历史文物的赞美。剥苔剔藓、验古刻等词语都描绘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诸贤、腾光茫等词语则表现了文采飞扬的氛围。
这首诗以游踪为线索,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苍玉洞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之情。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