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东园花政好,去岁客重来。
兄弟皆名士,文章动上台。
倾城倾国色,也用觅良媒。
【注释】
鄂渚:今湖北省武昌。仪真:今江苏仪征。鄂:古地名,位于长江中游。渚:水中的小块陆地。仪:古水陆交通要冲。真:今江苏扬州市北郊。三千里:形容距离之远。南楼:指江边的高楼。看月回:看到月亮从江面反射回来。东园:即“东府”,在今江苏丹阳。花政好:春花盛开的季节,景色宜人。重来:再次来访。名士:有声望的人。文章动上台:诗作传诵于朝廷。台:指朝廷。倾城倾国色:形容女子姿容绝世。也用觅良媒:为美女寻找好媒人。
【赏析】
杜仲是作者的同乡,他由湖北到江苏一带游历。此诗是他在游历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首句点明游踪之地是鄂渚,而鄂渚三千里则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次句写在鄂渚楼上遥望月亮,月华映照江水,仿佛一轮明月随波逐流,使人联想到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这两句写景,意境开阔,气象恢宏,极写游子行踪遥远,又极写其思乡之情。
颔联:“东园花正开,去年客重来。”上句点出游览地点是东园,即东府,在今江苏镇江丹徒县东。下句说去年曾在此地重游,可见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朋友的怀念。
颈联:“名士兄弟聚,文章动上台。”上句写自己和名士们聚集在一起,下句说他们的文章受到皇上的赏识,登上了朝廷。这里既表现了诗人与名士们的交往,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文才。
尾联:“倾国倾城貌,也需觅良媒。”上句写美丽的女子,用“倾城倾国”来形容其容貌出众。下句说这样的美貌女子也要找到好的媒人来成全她的婚姻之事。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佳人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景物、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