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南坡景,创成西尉司。
宅幽连寺观,地广带亭池。
能事事易了,役民民不知。
题诗记颠末,政不假人碑。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紧扣“访县尉”这一中心,描绘了作者在县尉家所见所闻所感。前六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议论,层层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县尉的赞美之情。

第一二句:在湘潭城下买下南坡景,建成西尉司。这两句是说,作者为了探访陈与机这位县尉,特地到湘潭城下买下了南坡景,又创建了西尉司。南坡景即南山,山名;西尉司,即西县尉的官署。

第三四句:宅幽连寺观,地广带亭池。这两句是说,县尉的府邸十分幽雅,与寺观相邻,周围土地辽阔,还有亭台水榭。

五六七八句:能事事易了,役民民不知。这两句是说,县尉能以公正廉洁的态度处理政务,不劳民伤财。

最后一句:题诗记颠末,政不假人碑。这两句是说,县尉政绩昭著,百姓称赞不已,于是写下诗篇来歌颂他的政绩,而不需要用碑文来记载。

【答案】

①诗句释义:作者为了探访陈与机这位县尉,特地到湘潭城下买下了南坡景,又创建了西尉司。南山、西县尉的官署(或:南山、西县尉)。

②译文:我为拜访县尉来到湘潭城下,购买了南山上的美景,又创建了西县尉的官署。我的宅第幽静,和寺观相连,周围土地辽阔,又有亭台水榭。县尉办事公正,不费民力,百姓称颂不已。我为县尉写下了诗篇,而不必用碑文记录县尉的政绩。

③赏析:诗人通过写访县尉的经历,赞扬了陈与机的政绩和才能。“买得南坡景”,表明陈与机是个有眼光的人,他看到南山景色优美,便把它买下,作为自己的私产。“创成西尉司”,说明陈与机不但具有眼光,而且还很有才能。他能够把南山美景改造成官署,可见其办事能力非同一般。

“宅幽连寺观,地广带亭池。”这句描写的是县尉住宅的幽美和周围的环境。“宅幽”既点出了县尉宅第的幽静,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的超脱。

“能事事易了,役民民不知。”这句话表现了县尉办事的能力。他不辞辛劳,勤勉于公务,而且还能把事情办好,不让人们知道。这既显示了他办事的效率,也显示了他的清廉。

“题诗记颠末,政不假人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与机的赞赏之情:“他能把公事办得如此出色,使老百姓都不了解,真是难能可贵!”

这首诗通过对陈与机外貌及政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陈与机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