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佳绝处,人道胜匡庐。
山好石骨露,洞多岩腹虚。
峥嵘势相敌,温厚气无馀。
可惜登临地,春风草木疏。

【注释】

观:观看。静江山水:即“山水”。

呈陈鲁叟漕使:送给陈鲁叟,漕运使。鲁叟,即陈鲁叟,名不详。漕使,官名,主管水上运输的官吏。

桂林佳绝处:桂林山水是天下胜景,这里指桂林。

匡庐:在江西南昌市南,山势雄伟,景色秀丽,与庐山并列。

石骨露:形容岩石坚硬,像骨头一样。

洞多岩腹虚:洞穴很多,岩洞内部空荡。

峥嵘势相敌:高耸险峻,气势相当。相敌,相等。

温厚气无馀:温和宽厚的气魄,没有多余的部分。

春风草木疏:春风一吹,草木凋零,生机已尽。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漓江两岸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诗共四句,前二句总写,后二句分说。

起句“桂林佳绝处”,以设问的方式,点出游览的目的地,并暗示诗人对这次游程充满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次句用“人道”一词表明,人们早已公认桂林的山水胜过庐山。“胜匡庐”,不仅指自然景观,也含有人文景观的意思,暗合了诗人自己对家乡山水的自豪感。

颔联“山好石骨露,洞多岩腹虚。”两句中“山好”“石骨露”突出了山体之美,“洞多”则点出了水景之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烘托,把桂林山水写得生动逼真。

颈联“峥嵘势相敌,温厚气无馀。”两句中“峥嵘势相敌”描绘出山峰挺拔、陡峭的特点,而“温厚气无馀”则写出了山体的浑厚和山风的柔和。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水的不同特征的描述,表现了山的雄浑壮美和水的柔美宁静。

尾联“可惜登临地,春风草木疏。”两句中“可惜”一词透露出诗人对桂林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春风草木疏”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过桂林山水时的景象。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略写了桂林山水的一部分,但却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一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桂林山水为题材,通过对山水的不同特征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烘托等手法,将桂林山水与庐山相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动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