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灾异天垂戒,修为国可医。
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

【注释】

读:诵读。三学士:指汉代贾谊、董仲舒和扬雄。《汉书.董仲舒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江海尚可倾,漏舟焉知不溢?’令仲舒作《灾异对》。”

邦计:国家的财政。伤:损害。虚耗:空耗。

边民:边防的民众。苦乱离:因战乱而离散流离。

诸公:指朝中大臣。事:国家大事。缄默:沉默不语。三学:指三科:明经、明法、明史(或明算)。

论:议论国事。安危:国家政治稳定与否。天垂戒:上天给予警示。

修为:修养。国可医:国家可以治理。

传闻上元夜:传说上元节的夜晚。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相传此夜天上月亮圆满,地上人世太平。

绝似:像极了。太平时: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朝廷上诵读《尚书·洪范》时所作的诗。

首二句说:“国家的财政受到损害,百姓遭受战争的痛苦,离散流离。”这是从国家和民间两方面来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三、四句说:“大臣们沉默不语,而三学者则在议论国家大是大非。”这里以“三学者”代指儒生、道者、释者,他们各执己见,议论纷纷。

五、六句说:“灾异天有征兆,国家的安定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传闻上元之夜,好像已经回到了太平盛世。”这里用典意深,意在劝勉皇帝勤修政事,为治平之道。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既颂扬了圣明之君,又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