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为出处,真有古人风。
奉母易为孝,事君难尽忠。
闲居非傲世,直气尚摩空。
语及朝廷事,乾坤万感中。
【注释】
以:因为。时:指世道、时代。出处:进退出处,指仕宦升沉。真:确实。易:改变。奉母:侍奉母亲。事君:为君王效力。闲居:闲居无事。傲世:傲视世俗。直气:刚直的气概。乾坤:天地,泛指国家、社会。万感中;万千感情之中。
【赏析】
《赠陈复斋寺丞》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这首诗里抒发了对朝廷忠义难酬之情和壮志不伸之慨。全诗四句,前二句是说“以时为出处”(即看准时势决定自己的进退),“真有古人风”。后二句是说,“奉母易为孝,事君难尽忠”,自己虽然想尽忠报国,但朝廷奸佞当道,忠臣难容,因此只好“闲居非傲世”,只好“直气尚摩空”。最后说“语及朝廷事,乾坤万感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无限忧虑和感慨。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一。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其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实现,因此,他在晚年创作了许多咏怀诗作,借古喻今,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赠陈复斋寺丞》就是这样一首咏怀之作。
第一联,“以时为出处,真有古人风。”意思是说看准时势决定自己的进退。这两句诗是杜甫对自己早年生活的概括。杜甫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渴望建功立业,但当时朝政腐败,奸臣当权,他的理想无法实现,只能暂时退隐。杜甫的这一思想与古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是一致的。
第二联,“奉母易为孝,事君难尽忠。”意思是侍奉父母容易做到尽孝,为君主尽忠却很难做到。这两句诗反映了杜甫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认识。他主张忠于国家,忠于君主,但他认为侍奉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它体现了他对家庭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赤诚。
第三联,“闲居非傲世,直气尚摩空。”意思是说闲居不是傲视世俗,而是保持正直的气概。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认为只有保持正直的气概,才能不被世俗所污染,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当时的人们往往追求功名利禄,而忽视了自身的品格修养。
第四联,“语及朝廷事,乾坤万感中。”意思是说谈论到朝廷的事情,心中充满了万千的感情。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他认为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而他作为一介书生,却没有能力为国家分忧解难,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忧国忧民之心。这种忧患意识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它体现了杜甫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切。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品质,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