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人稀到,山寒水欲冰。
闻钟知有寺,见犬不逢僧。
断垄森乔木,颓檐挂古藤。
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
山中少憩
地僻人稀到,山寒水欲冰。
闻钟知有寺,见犬不逢僧。
断垄森乔木,颓檐挂古藤。
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
译文:
在偏僻的山中休息,很少有人来,只有山冷和水面结冰。
听到钟声知道这里有寺庙,见到狗却没有遇到僧人。
断壁残垣中长着高大的树,倒塌的墙壁上挂着老藤。
夕阳斜照下,诗人的身影显得孤独而瘦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休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地僻人稀到”表现了诗人到达的地方偏僻,人迹罕至,给人一种寂静、宁静的感觉。接着“山寒水欲冰”则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的寒冷,以及湖水即将结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严寒与肃杀。
第二句“闻钟知有寺,见犬不逢僧”,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听到钟声就知道这里有寺庙,但见到狗却并没有遇到僧人,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冷漠。
第三四句“断垄森乔木,颓檐挂古藤”,则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断壁残垣中的高大树木和颓败的墙壁上挂满的老藤,这些景象既增添了几分荒凉之感,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最后两句“斜阳照孤影,诗骨瘦崚嶒”,则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的孤独身影和瘦弱的身躯,以及他那瘦削而坚定的诗骨形象。这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