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安分即逍遥,莫向明时叹不遭。
赫赫几时还寂寂,闲闲到底胜劳劳。
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著高。
王谢功名有遗恨,争如刘阮醉陶陶。
【注释】
饮中:指酒。达观:超脱世事,豁达洒脱的人生观。安分:守本分。逍遥:闲适自在。不遭:不被任用,不被重用。赫赫:声势显赫。几时还寂寂:什么时候能回归宁静。闲闲:悠闲自在。到底:究竟。胜:比……强。心似水:喻心如水般清澈明净。平好:平和美好。万事如棋:比喻人生如同下棋。不著高:不追求功名利禄。遗恨:有遗憾。争如:何若。刘阮:晋人刘伶和阮籍的并称,二人皆善饮酒,常醉卧于江边。陶陶:快乐的样子。
赏析:
此诗以“达观”为题,是说作者在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不为世俗所羁绊。首句就表明这种态度:“人生安分即逍遥,莫向明时叹不遭。”意思是说只要自己守着自己的本分,就能过得逍遥自在,不必抱怨自己没有受到重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第二句“赫赫几时还寂寂,闲闲到底胜劳劳”,进一步强调了达观的人生态度。这里作者以曹操自比,认为曹操在乱世中也能保持冷静清醒,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而作者自己则更加超然物外,达到了与世无争的境界。
第三、四两句“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著高”,则是具体描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如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作者认为人的心境像水一样清澈明净,才能保持内心平和;而处理事情要像下棋一样,不追求功名利禄,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成功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做到“达观”。
尾联“王谢功名有遗恨,争如刘阮醉陶陶”,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王谢是东晋时期的豪门贵族,他们的功名成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一时的关注和羡慕,但最后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而刘阮两位名士却能够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他们的生活状态才是真正的逍遥自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薄,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他主张一个人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安宁与自由。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