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
深谷不妨春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
【诗句注释】
- 踏破白云登上方:形容诗人登山之艰难,也暗示诗人对登高远望的渴望。
- 自嫌尘土涴禅床:诗人认为自己像尘埃一样,玷污了洁净的禅床(指僧人的坐具)。
- 千山月色令人醉:形容月光洒满千山,美景令人如痴如醉。
- 半夜梅花入梦香:夜半时分,梦中闻到梅花的香味。
- 深谷不妨春到早:即使身处深谷,春天也能早早到来,意味着无论环境如何,春天总会如期而至。
- 老僧殊为客来忙:老和尚特别忙,因为有许多客人来访。
- 山童懒惯劳呼唤:山中的童子已经习惯了被呼唤,不以为意。
- 自拗枯松煮术汤:自己用干枯的松树枝叶煮药,意为自给自足。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攀登觉慈寺的过程和心境,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寺庙生活的向往。
译文:
- 我踏破白云登上觉慈寺,自知不如佛门清静。我自感沾污了清净的禅床,如同泥土般不净。
- 千山之上月色皎洁,令人心醉神迷。半夜里梅花飘香入梦,仿佛在梦里都能嗅到梅花的芬芳。
- 尽管身处幽深的山谷之中,春天却来得格外早,似乎大自然总是按部就班,不急不躁地带来春天的到来。
- 老和尚们非常忙碌,因为他们知道有众多游客光临寺院,他们必须准备接待。
- 山中的童子习惯了被召唤,并不觉得烦扰。他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被打扰的生活。
- 我自己则用干枯的松树枝叶煮药,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寺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登高望远、欣赏月色、感受花香等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通过对老和尚忙碌生活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平凡生活中简单快乐的认识。此外,诗中的“自拗枯松煮术汤”一句,展现了作者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整体来看,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