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君为花县宰,羡君日坐漪岚堂。
有时酒兴兼诗兴,无限山光与水光。
百姓熙熙知教化,群胥凛凛对风霜。
公馀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
【注释】:
江州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唐时属浔阳郡,治所为江州。
漪岚堂:在庐山上。漪,水波纹,岚,云雾。
尽得庐山之胜:指风景优美。
醉中作此呈赵明府:在酒醉的状态下写给赵明府(官职名)的诗。
不羡君为花县宰:不羡慕您作为“花县宰”的官位。花县宰,即“花县令”,是宋代对知州的美称。
君日坐漪岚堂:您常常坐在涟水亭上。涟水亭,即漪澜堂。
有时酒兴兼诗兴:有时饮酒吟诗,兴致盎然。
无限山光与水光:无限的山景和水的美景。
百姓熙熙知教化:百姓熙熙攘攘,知道有教化。熙熙,形容人或事物众多的样子。
群胥凛凛对风霜:官员们凛然严肃,面对严寒的风霜。群胥,官吏们。
公余置酒看桃李:公务之余,摆酒宴请宾客,观赏桃、李等花木。
醉倒花前客自狂:喝醉了倒在花丛中,自己放浪形骸。
【赏析】:
此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春,是诗人在江州任知州时的得意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赵明府的赞美之情。
首联“不羡君为花县宰,羡君日坐漪岚堂。”意思是说,你不羡慕你担任花县宰这样的美职,我却羡慕你每天能够坐在涟漪湖畔的亭子里,欣赏美丽的景色。这里,诗人用“不羡君为花县宰”来表达他对赵明府工作的赞赏,而“羡君日坐漪岚堂”则直接表达了他的羡慕之情。
第二联“有时酒兴兼诗兴,无限山光与水光。”意思是说,有时候我也会借酒浇愁,同时也喜欢写诗。这里的“山光”、“水光”都指的是庐山的美丽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以及他借酒抒情的情怀。
第三联“百姓熙熙知教化,群胥凛凛对风霜。”意思是说,老百姓们都很高兴,因为我知道如何进行教化;官员们都很严肃,因为他们面对着严寒的风霜。这里的“百姓熙熙”和“群胥凛凛”都是形容人们的状态。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对政治清明和官员们严谨自律的认识。
第四联“公余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意思是说,在公务之余,我会摆酒宴请宾客,观赏桃、李等花木,然后喝到醉意朦胧,自己放浪形骸。这里的“桃李”是指桃花和李花,都是春天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余的惬意生活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赵明府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个人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