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泊石门观瀑布,明知是水却疑非。
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
夜听萧萧洗尘梦,风吹细细湿人衣。
谢公蜡屐经行处,闻有留题在翠微。
这首诗是苏轼对石门瀑布的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 少泊石门观瀑布,明知是水却疑非。
- “少泊”:停留的时间很短,可能是因为欣赏美景而暂时驻足。
- “石门”:指的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石门山,这里有一个壮观的瀑布叫做“括苍石门瀑布”。
- “观瀑布”:观看瀑布。
- “明知是水却疑非”:虽然我知道这是水的流动,但是仍然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
- 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
- “乱抛雪玉”:形容瀑布的水像雪一样洁白,也像玉一般光滑。
- “从天下”:从天空中倾泻而下。
- “散作云烟到地飞”:水滴在空中飘洒,像云烟一样消散在地上。
- 夜听萧萧洗尘梦,风吹细细湿人衣。
- “萧萧”:形容风的声音,像是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 “洗尘梦”:洗涤心灵的尘埃,比喻去除烦恼和杂念。
- “风吹细细湿人衣”:微风轻轻地吹过,使得衣服湿润,仿佛在洗涤心灵。
- 谢公蜡屐经行处,闻有留题在翠微。
- “谢公”:指唐代诗人李白。
- “蜡屐”:一种用蜡制成的鞋子,可以防水。
-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 “留题”:写下的字迹或诗词。
- “在翠微”:在山的高处,通常是指山的顶部或山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瀑布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瀑布的气势和美丽。同时,诗中的留题表明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