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天边望稿砧,天边鱼雁几浮沉。
机番白苎和愁织,门掩黄花带恨吟。
自古诗人皆浪迹,谁知贤妇有关心。
归来却抱双雏哭,碑刻虽深恨更深。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第一句:“伊昔天边望稿砧,天边鱼雁几浮沉。”这两句表达诗人在天边看到渔夫在打草,看到天边的鸟儿飞来飞去,似乎都在漂浮和沉沦。
  2. 第二句:“机番白苎和愁织,门掩黄花带恨吟。”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用白色的苎麻线编织东西,但内心充满了忧愁。
  3. 第三句:“自古诗人皆浪迹,谁知贤妇有关心。”这句话指出自古以来的许多诗人都是四处漂泊,而这位贤良的妻子却始终关心着家庭。
  4. 第四句:“归来却抱双雏哭,碑刻虽深恨更深。”诗人回家后发现妻子已经去世,悲伤至极,抱着孩子哭了。
  5. 第五句:“自古诗人皆浪迹,谁知贤妇有关心。” 强调了即使那些四处流浪的诗人都不曾真正理解到一位妻子的关心与爱意是多么重要。
  6. 第六句:“归来却抱双雏哭,碑刻虽深恨更深。”诗人回家后发现妻子已经去世,悲伤至极,抱着孩子哭了。这里的“碑刻虽深”暗示了尽管有深深的悲痛,但无法改变现实。
  7. 最后一句:“归来却抱双雏哭,碑刻虽深恨更深。” 诗人回家后发现妻子已经去世,悲伤至极,抱着孩子哭了。这里的“碑刻虽深”暗示了尽管有深深的悲痛,但无法改变现实。
  8. 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贤妻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诗人对贤妻离世的悲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诗人在外游历的生活与家中贤妻的关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通过对贤妻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亲情的珍重。

这首诗不仅是对贤妻的怀念,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