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朝暮寒,园林日萧条。
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
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
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
一饥驱我来,骑驴吟灞桥。
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
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
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
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
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
都中书怀呈滕仁伯秘监北风朝暮寒,园林日萧条。
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
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
无地可躬耕,无才仕王朝。
一饥驱我来,骑驴吟灞桥。
通名丞相府,数月不见招。
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
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
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
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
注释:
- 北风朝暮寒:形容天气寒冷,北风吹拂。
- 园林日萧条:园林景色荒凉,无人欣赏。
- 自非松柏姿:如果不是松柏那样坚强的品格,就会动摇不定。
- 儒衣历多难:儒生的衣服历经多次战乱,已经破旧不堪。
- 陋巷困箪瓢:在简陋的巷子里困顿生活,用篮子和瓢喝水。
- 无地可躬耕:没有地方可以亲自耕种,意味着无家可归。
- 无才仕王朝:没有才能去为朝廷效力。
- 一饥驱我来:饥饿迫使我离家出走。
- 骑驴吟灞桥:骑着驴子在灞桥边吟唱。
- 通名丞相府:向丞相府通报姓名。
- 数月不见招:几个月都没有被召见。
- 欲登五侯门:想要进入权贵之家的门庭。
- 非皓齿细腰:不仅仅是拥有洁白的牙齿和纤细的腰身。
- 索米长安街:在长安街上四处奔走求取粮食。
- 满口读诗骚:口中念叨的都是诗书经典。
- 时人试静听:当时的人试着静静地听着。
- 霜枝啭寒蜩:树上的蝉在寒风中鸣叫。
- 倘可悦人耳:如果能够悦耳动听。
- 安望如箫韶:又怎么能像箫声那样美妙动听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作者仕途失意、流落江湖的诗歌。首句“北风朝暮寒”,描绘了京城冬季寒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园林日萧条”,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荒凉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第三句“自非松柏姿,何叶不飘摇”,诗人以松柏为喻,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与无奈。接下来四句“儒衣历多难”、“陋巷困箪瓢”、“无地可躬耕”和“无才仕王朝”,分别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生活窘迫、无地耕种和无法为朝廷效力的困境。诗人在此展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和悲壮的人生经历。
第五至七句,诗人表达了对富贵人家的向往和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欲登五侯门”、“非皓齿细腰”、“索米长安街”。然而,这些只是诗人心中的奢望,他只能在长安街头四处奔走求取粮食。最后两句“时人试静听,霜枝啭寒蜩”和“倘可悦人耳,安望如箫韶”,诗人以霜枝上的蝉鸣和箫声比喻自己的音乐才华,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和无奈,也展示了他坚守理想和信念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