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运频年见,忧时百虑灰。
入冬常苦雨,昨夜又轰雷。
土烂麦难种,虫伤菜失栽。
儿童不解事,喜报海棠开。

【注释】

己亥:干支纪年法,己为地支第六位。晦:日名,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舛运频年见,忧时百虑灰:连年灾难频发,忧虑国家大事。

土烂麦难种,虫伤菜失栽:土地被淹,庄稼被害,蔬菜无法种植。

儿童不解事,喜报海棠开:孩童们不懂得世事,却喜欢报告海棠花盛开的消息。

【赏析】

《己亥十月晦大雷雨》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于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十月的一天傍晚。当时作者正在家乡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繁镇),他看到当地农民在田间劳作,却因连绵的暴雨、雷电而耽误了农事,于是写了这首诗表达他对农民辛勤劳动成果被破坏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首联“舛运频年见,忧时百虑灰”,描绘了连年灾难频发,忧虑国家大事。颔联“入冬常苦雨,昨夜又轰雷”则具体描写了作者所见的自然景象:入冬后常遭遇大雨,昨晚又有雷声滚滚。颈联“土烂麦难种,虫伤菜失栽”则描述了农民们的困境。他们的土地被淹,庄稼被害,蔬菜无法种植。尾联“儿童不解事,喜报海棠开”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苦付出成果被破坏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同时,尾联也展现了农民们的乐观精神。他们虽然不懂世事,但仍然能够找到快乐和希望,比如看到海棠花开,就会感到欣喜和愉悦。这种乐观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