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芳以春荣,万叶以秋肃。
造物持其权,儿戏恣翻覆。
亭亭山上松,萧萧涧边竹。
超然荣肃中,正色阅寒燠。

【注释】

众芳:众多的花草。

万叶:指树叶。

造物:天帝,自然界的主宰者。

持权:掌握权力。

儿戏:轻佻不庄重。

翻覆:反复,变化。

亭亭:高大直立的样子。

萧萧:风声,此处形容松竹挺拔、飘然有致的姿态。

超然:超脱,不受世俗拘束。

荣肃中:荣枯更替的中间阶段。

寒燠(yù):寒冷与炎热。这里指气候冷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山上的松树和山下的竹子,它们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风貌,赞美了它们傲然独立的高标格。

首句“众芳以春荣,万叶以秋肃”,写花木在春秋两季各自展现其美丽的姿态。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秋天,霜降露冷,草木凋零。这两句诗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松和竹的品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自然规律对花草树木的影响。“造物持其权,儿戏恣翻覆”二句,意谓大自然掌握着生长的权力,随意地安排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里的“造物”即指自然,是万物之源。“儿戏”二字,既写出了大自然的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又表现出了花草树木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奈与顺从。

第三、四句,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自然规律对花草树木的影响。“亭亭山上松,萧萧涧边竹”。山松挺拔向上,如亭亭玉立的女子;涧竹潇洒挺拔,如萧瑟秋风中的仙子。这两句通过对松、竹的形象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规律对花草树木的制约作用,使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花草树木本身。“超然荣肃中,正色阅寒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是春天的繁华盛开,还是秋天的萧瑟凋零,松、竹都能做到超然物外,不为外界所动。它们在荣枯更替的中间阶段,展现出了高尚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松、竹等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以及它们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的描写,赞颂了它们在大自然面前所展现出的坚韧不屈、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