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西州路,何人不此行。
山横桃叶渡,江动石头城。
天阙云端耸,秦淮雨后清。
敢论风景异,举目笑平生。

建业书事

千载西州路,何人不此行。

山横桃叶渡,江动石头城。

天阙云端耸,秦淮雨后清。

敢论风景异,举目笑平生。

【注释】

  1. 西州路:指长江以西地区的道路。
  2. 桃叶渡: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南郊的秦淮河中游。
  3. 石头城:古都金陵(今南京)的城门名,位于今南京市东北面。
  4. 天阙:皇宫或朝廷。
  5. 秦淮:秦淮河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建业(今南京市)时所写的诗作。建业即今天的南京,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诗人通过游览建业,感叹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不同,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千载西州路”,诗人感叹自己身处一个千年历史长河之中。西州路代表的是历史上的西州道,这是一条连接中原与江南的重要交通线路。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条历史长河中行走的感慨。

第二句“何人不此行”,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条历史长河的感慨之情。无论什么人,都会踏上这漫长的旅途,去往不同的目的地。这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人们对于旅行的渴望。

第三句“山横桃叶渡,江动石头城”,诗人具体描绘了他在建业所见到的景象。这里的“桃叶渡”指的是秦淮河中的一个渡口,而“石头城”则是建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诗人通过对这些地理标志的具体描述,展现了建业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

第四句“天阙云端耸”,诗人用“云霄”来形容天阙,表达了他对皇帝居所的敬畏之情。同时,“耸”字也传达了天阙的高大和威严。

第五句“秦淮雨后清”,诗人描述了雨后的秦淮河景象,清澈见底的河水显得更加美丽。这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最后一句“敢论风景异,举目笑平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他敢于谈论自己的风景变化,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眼前的美景。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景色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历史、自然和家乡情感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