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常忙心自闲,故应拄笏为西山。
举头但觉来风月,著足何妨涉阓阛。
振廪功成聊共醉,追锋诏下合俱还。
须知苍翠看无尽,输我岩居昼掩关。

这首诗是作者在官署繁忙的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而作的。下面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次韵张子仪仓司展翠亭
官事常忙心自闲,故应拄笏为西山。
举头但觉来风月,著足何妨涉阓阛。
振廪功成聊共醉,追锋诏下合俱还。
须知苍翠看无尽,输我岩居昼掩关。

译文:
我常常忙于公务,但我的心境却很悠闲,所以我会拄着笏板,到西山去走走。
抬头望去,我只觉得清风明月相伴,即使踏遍了繁华的市井,也无妨。
粮食征收成功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喝酒庆祝;一旦有诏书下来命令我们回归,我们就应该立刻回来。
要知道青山绿水永远看不完,我宁愿隐居山林,在白天就关上房门休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他通过描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行为,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句“官事常忙心自闲”表达了作者面对繁忙的公事时的心态——虽然忙碌,但他的内心却保持着宁静和自在。这里的“忙”字与“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故应拄笏为西山”则描绘了作者在西山散步的情景。这里的“拄笏”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形象——一个手持笏板的官员,象征着他的官职和职责,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内心对于这种角色的厌倦。

“举头但觉来风月,著足何妨涉阓阛”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社会的现实。这里的“风月”和“阓阛”分别代表了自然的美景和社会的繁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振廪功成聊共醉,追锋诏下合俱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功成名就后的感慨。这里的“振廪”指的是征收粮食,象征着国家的经济状况,而“追锋诏下”则暗示了朝廷的征召。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即无论个人成就如何,最终都要回归现实生活。

最后一句“须知苍翠看无尽,输我岩居昼掩关”则是诗人的总结和感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青山绿水永远是看不完的,而他却更愿意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