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
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
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
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注释】

十年:指作者与曾吉甫交往的年数。松竹:比喻曾吉甫如松柏常绿,竹子青翠,喻其人品高洁。茶山:茶树丛生之地,这里以茶山代指曾吉甫的故乡。君有:你(指曾吉甫)有。诗声:诗歌之声。旧将坛:昔日战场,这里指曾吉甫在军中的职位。食荠(qí)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可奈广文寒:杜甫《腊日》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意谓天寒地冻,翠袖薄,日暮时倚修竹而立。这里以之比喻曾吉甫的生活清贫、艰辛。无毡:没有毡毯,喻生活贫困。可奈:何奈,怎奈。广文:汉代博士官名,后用以泛称读书人。因广文先生多穿布袍,故有此称。行路难:行走困难,形容仕途艰难。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我也随着时光流逝而衰老,像曾吉甫一样成了一位宾客了。遗编:指书籍,这里泛指曾吉甫留下的诗稿。聊:姑且,暂且。共:一同。拂尘看:用拂尘轻轻地擦看,表示珍惜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与曾吉甫相交多年,曾吉甫是唐后期的名臣,他的诗风也受到时人的推崇,但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林下。李彭元携曾吉甫的诗卷来拜访诗人,诗人便写下这首诗作答。全诗四联八句,前两联赞美曾吉甫的诗才,后两联抒写与曾吉甫分别后的感慨。

第一联“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首句写诗人与曾吉甫的交情之深,次句写曾吉甫的诗才高超。“十年”表明时间之久。松竹为常绿植物,象征着曾吉甫的高洁品质;茶山则指曾吉甫的故乡。“君”即指曾吉甫。“诗声”指诗歌的声音。“旧将坛”指的是曾经担任过军职的地方,这里指曾吉甫过去在军中任职。此联赞扬曾吉甫的诗才和人品,表达了对他的敬重之情。

第二联“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首句写曾吉甫的艰苦生活,次句写自己的处境。“食荠”比喻生活的清苦,“东野苦”是说曾吉甫过着清苦的生活,如同杜甫所说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里以杜甫自比。“无毡”指的是贫穷,“广文”是汉代博士官名,因广文先生多穿布袍而得名。“不奈”意为无法忍受,这里指生活贫困无法忍受。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曾吉甫的同情和敬意。

第三联“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首句写诗人闭门咏诗的情景。“高轩”指高大的房屋,这里借指曾吉甫的住所。“弹铗”原为战国时期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用来比喻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今嗟”意为感叹,“行路难”指的是仕途艰难。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曾吉甫仕途坎坷的同情和关切。

第四联“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首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次句写共同欣赏曾吉甫的诗稿。“我亦凋零旧宾客”意味着自己也随着岁月流逝而衰老,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遗编”是指曾吉甫留下的诗稿。“聊共拂尘看”意思是我们姑且一同欣赏一下这些珍贵的遗书吧。此联抒发了诗人对曾吉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