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玄鹄白从来事,兔角龟毛本自无。
日用不知何许是,漫言实相与空虚。
【注释】
乌:乌鸦,这里指代诗人自己的形象。玄鹄(hǔ):黑色的天鹅。白:白色的野鸭。从来:从来如此。兔角:兔子的脚。龟毛:乌龟的毛。本自无:本来就没有。何许:哪里。言:称说。实相:真实的情况。与虚:与空。
【赏析】
《金华作二绝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金华任处士期间所作的一组诗。韩愈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原道》)为宗旨,强调“文以载道”,即用文章来阐明自己的见解、主张和道德标准。他主张“务去陈言务为新意”(见《答李翊书》)。这组诗正是在这样的文学观念指导下创作的。
第一首写自己和弟弟分别时的情景。首两句从兄弟的离别说起。“乌”是乌鸦;“玄”是黑色,在这里用作比喻。乌鸦的颜色本来是深黑的,可它头上却长了白色羽毛,所以诗人说:“乌玄”;野鸭的颜色本来也是浅灰褐色的,可它的脚却是雪白的,所以诗人说:“白”。作者在这里用“从来事”“本自无”这两个词语,表示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意思是说:乌鸦头上的长毛本是它天生的黑色毛发中的一部分,野鸭的脚本来也是它天生的灰色毛发中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现象并不是什么“从来”的事,更不是什么“本自无”的东西。第三、四句紧承前两句而来,写兄弟离别后,自己对弟弟的关切之情,以及他对弟弟的勉励之意。“日用不知何许是”,意为不知弟弟今后将到何处去,“漫言实相与空虚”,意为不知道哥哥和弟弟之间是否还有真实的交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思念之情。
第二首进一步抒发了这种思想感情。前两句写兄弟离别后,自己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之情。“兔”是兔子,作者把兔子头上的两只角比作弟弟,这是为了说明弟弟有才华;“龟”是乌龟,作者把乌龟那长长的尾巴比作弟弟,这是为了说明弟弟有毅力。第三、四句紧承上两句而来,写兄弟离别后,自己对弟弟的殷切期盼之情。“日用不知何许是”,意为不知弟弟今后将到何处去,“漫言实相与空虚”,意为不知道哥哥和弟弟之间是否有真挚的关系。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那种不因现实利害而改变对弟弟真诚友谊的坚定信念。
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设问的方式开头,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思考。两首诗在内容上都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思念之情。两首诗的语言朴实、明快、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耐人寻味。同时,它们也充分展示了韩愈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