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
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
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
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其次,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再次,最后结合背景及注释来深入探究作者的情感。
第一首,“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诗人通过描写国朝的御史府,表明自己虽为小官却志存高远,要建功立业。“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诗人用“暂退”与“久庸”,“始愚”与“终贤”对比,表达出自己对功名的看法:功名是短暂的,但只要始终坚守自己的良知,那么即使是暂时的平庸,也会成为最终的贤明。第二首,“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诗人用“得失”和“俯仰”两个关键词表现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认为功名利禄不值得一谈。“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对君主忠诚的心不变,不担忧自己的命运会因为时代而改变。第三首,“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诗人继续以“暂退”与“久庸”,“始愚”与“终贤”对比,进一步强调自己对功名的看法,即功名是短暂的,但只要始终坚守自己的良知,那么即使是暂时的平庸,也会成为最终的贤明。第四首,“得失安足论,俯仰岁已迁。”“但存爱君心,岂忧时命邅。”“得失”与“俯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认为自己即使处在官场也不应该过于执着于名利,更不应担心自己的命运会因为时代而改变。第五首,“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得失”与“俯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认为功名利禄并不重要,只要坚持自己的良知,就能成就一生。第六首,“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暂退或久庸,始愚亦终贤。”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看法:功名是短暂的,但只要始终坚守自己的良知,那么即使是暂时的平庸,也会成为最终的贤明。第七首,“国朝御史府,一代名多传。”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处于官场,但对君主忠诚的心不变,但不担忧自己的命运会因为时代而改变。
【答案】
(1)这首诗写于唐宪宗时期,是杜牧任左补阙、司勋员外郎期间所作的组诗《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此组诗共七首,都是借送友人之机抒发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态度。前五首分别写了自己在仕宦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和体验,最后三首则是对自己人生观的总结和概括。
(2)首联点明主题,表明自己虽为小官却志存高远,要建功立业。次联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对功名的看法:功名是短暂的,但只要始终坚守自己的良知,那么即使是暂时的平庸,也会成为最终的贤明。第三联用“但存”一词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对君主忠诚的心不变,不担忧自己的命运会因为时代而改变。第四联用“得失”“俯仰”两个词语表明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认为功名利禄并不重要,只要坚持自己的良知,就能成就一生。
(3)尾联表明自己虽然处于官场,但对君主忠诚的心不变,但不担忧自己的命运会因为时代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