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固多穷,饮水但饥卧。
谁能趋权门,残冷分涕唾。
争名与驰利,到眼不一过。
居然流俗罪,我尔乃同坐。
得为荀郎吊,失作蒯生贺。
却笑货殖翁,高谈六雄破。
愁来挹黄奶,悲至邀白堕。
感时忽秋吟,蟋蟀正相和。

【注释】

次韵祐父秋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安石对友人苏轼的诗歌《和子由渑池怀旧》的和作。

诗人固多穷:诗人本来就很多贫穷困苦的。

饮水但饥卧:喝水只是为解渴,饥时才躺下休息。指生活艰难困顿。

谁能趋权门:谁有能力趋炎附势,巴结权贵?

残冷分涕唾:形容权贵们冷酷无情,将人当作玩物。

争名与驰利:争名夺利,追逐名利。

到眼不一过:指那些权贵们,转眼就过去了。

居然流俗罪:竟成为世俗的罪人。

我尔乃同坐:我们竟然都成为了罪人,同坐一桌受罚。

荀郎吊:指东汉末年荀彧,曾吊丧曹操之父曹嵩。这里指自己。

蒯生贺:指西汉末年申屠嘉被诬陷,刘邦欲杀他,因太子刘盈(即汉景帝)求情,才得以免死。这里是说自己与申屠嘉一样无辜,却遭陷害。

货殖翁:指商人。

高谈六雄破:指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

黄奶:黄酒。

白堕:指白圭,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商人。

蟋蟀正相和:指蟋蟀在秋天鸣叫,声音和谐,表示秋天到了。

【赏析】

《次韵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王安石对友人苏轼的诗歌《和子由渑池怀旧》的和作。王安石通过这首和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失望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

首联“诗人固多穷”,点出了主题,表明作者面对官场生活的挫折感。颔联“饮水但饥卧”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和痛苦。颈联“谁能趋权门,残冷分涕唾”则直接点出了作者对于权贵们的讽刺和批评。而“竞名与驰利,到眼不一过”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场中人们追逐名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虚伪行为的厌恶。

尾联“居然流俗罪,我尔乃同坐”则是对整个官场的讽刺和批判。作者认为,那些追求权力的人最终都会沦为世俗的罪人,而他们自己却不得不成为这样的罪人。这种对比使得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不满情绪更加突出。最后两句“得为荀郎吊,失作蒯生贺”则是作者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他曾经希望能够像荀彧那样去吊唁曹操的父亲曹嵩,但却遭到了陷害。而现在他却成为了蒯通那样的人物,被迫去祝贺申屠嘉被冤枉而死。这种对比使得作者对于自己的遭遇更加无奈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和表达,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和不满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