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代贤良策,中兴未一陈。
文章如汉士,家世亦齐人。
遇合嗟云晚,忠嘉慨莫伸。
朔风吹墓草,毁誉付千春。

诗句解释

1 “今代贤良策,中兴未一陈”: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时代中贤能之士的呼唤与期待。在古代中国,“贤良”是对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的赞誉,而“策”指的是策略或计划。此句意指作者希望看到更多有才华和智慧的人才被利用,为国家的复兴献计献策。

  1. “文章如汉士,家世亦齐人”:这里通过比喻,将文人比作汉代的士人,暗示这些人才具有高超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学识。同时,“齐人”可能指的是齐国(古时的齐国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国家)的后人,这表示这些文人不仅来自有文化传统的地方,而且他们的才智和文采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展。

  2. “遇合嗟云晚,忠嘉慨莫伸”:这里的“遇合”指的是遇到合适的机会或者时机,而“云晚”则表示错过了最好的时期。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机把握的遗憾,即他感到自己未能在最佳时机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忠诚。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失望和哀叹。

  3. “朔风吹墓草,毁誉付千春”:在这里,“朔风吹墓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变迁和记忆的消逝。而“毁誉付千春”意味着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一个人,时间最终会证明一切。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历史评价的深刻理解。

译文

  1. 当代需要贤良的策略,但尚未有人能够提出。
  2. 我们的文章如同汉代的士人一样,我们的家族背景也是齐国人。
  3. 我们在合适的时机遇到了困难,忠心和正直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4. 北风吹动坟墓上的草,不论毁谤还是赞誉,都将随时间消逝。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个人抱负和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对比汉代士人和齐国后裔的才情和文化背景,诗人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个人成就的可能性。面对无法抓住机遇的情况,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失落感,并对未来的评价持有悲观态度。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放弃,而是用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无常,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胸怀。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