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雨冥冥催入峡,巴云漠漠伴归乡。
只应袖有欧峰录,万里神珠照地光。
【注释】
楚雨:楚国的细雨。冥冥:昏暗的样子。欧峰:即欧公,指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神珠:指神光。地光:指大地。
【赏析】
《送显上人归蜀》,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友人显上人归蜀,对友人的前途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和良好的祝愿。全诗以景起兴,借巴云和楚雨来表现离别时的凄凉景象;进而用“只应”两句表明自己的希望。此诗写得情真意切,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楚雨冥冥催入峡,巴云漠漠伴归乡。
只应袖有欧峰录,万里神珠照地光。
【注释】
楚雨:楚国的细雨。冥冥:昏暗的样子。欧峰:即欧公,指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神珠:指神光。地光:指大地。
【赏析】
《送显上人归蜀》,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送友人显上人归蜀,对友人的前途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和良好的祝愿。全诗以景起兴,借巴云和楚雨来表现离别时的凄凉景象;进而用“只应”两句表明自己的希望。此诗写得情真意切,语言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题湖南清绝图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侧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故人谓我乃绢素,粉墨妙手烦良工。 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 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 注释: - 故人来从天柱峰:故人(老朋友)从天柱山(位于湖南省)走来。 - 手提石廪与祝融:石廪
诗句释义: 樵夫的柴杖在初春时节,并没有主人,鸡豚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译文: 在早春时节,樵夫的柴杖并没有主人,而是自由自在地行走。而那些鸡和猪也各奔东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韩驹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江西南丰人。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的创作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山水田园
止应独有江山秀, 合自都无廊庙心。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止应独有江山秀,合自都无廊庙心。 - 注释:独自拥有美丽的江山景色;国家治理(的)中心(或曰官府所在地)没有宏伟壮丽的建筑。 - 译文:只有自己独有的美丽江山;国家治理的中心却没有雄伟的建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国家治理中心缺乏宏伟建筑的遗憾。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国家治理中心的建筑
译文:孤舟晚飏,湖光里,衰草斜阳,无恨意。 注释:孤舟(一说是小舟)、晚飏(飘扬)、湖光(指湖水),都是诗人所见之景;衰草、斜阳,都写出了夕阳下景色的萧条凄凉,也衬托出了游子的孤寂落寞;“无恨意”,是说心中没有怨恨之意。 赏析:此诗首句写诗人乘船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次句则写夕阳西沉,晚风拂过,湖上飘动着孤舟。后三句写湖上景色,以及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感觉。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
【注释】 暗:昏暗,不明亮。苔:苔藓。冶:鲜艳。家:指园林中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天到林外散步,看到庭院中苔藓鲜亮而显得格外的幽静,从而产生的一种心境。 “雨暗阶前路”是第一句,写诗人在林外漫步时,天色阴暗,看不清前面的小路,只好摸索着前进。这里,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而是把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 “苔冶林外家”是第二句。这里的“家”,不是诗人自己的家
【注释】 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指幽兰花虽香美却隐没在杂草丛中。罗生:草木丛生貌,比喻幽兰生长的环境。 微风一披拂,馀香被空山:微风轻轻地吹过,幽兰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山林。 凡卉与春竞,念尔意独闲: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争相与春天比美,而你独自保持着自己的清雅。 弱质虽自保,孤芳谅难攀:你的花朵柔弱,虽然能自我保护,但很难再向上生长,成为众花中的佼佼者。 高标如湘累,岁晚投澄湾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问君游梁今几岁: 这句话询问对方在梁地(即现在的四川省部分地区)已经居住了多久。"游梁"可能指的是在四川地区的生活,而"几年"则表达了对时间长短的提问。 - 归去聊为羡于计: 返回后可能会因为某种计划或期待而感到羡慕。这里的"聊为羡"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计"可能是指未来某个具体的计划或者目标。 - 入门四壁妻子空: 进入家门时发现四周都是空荡荡的
注释:八月的人间大地,秋光明媚,景色宜人;在芙蓉溪上沐浴着春光,享受着酣畅淋漓的快乐。 赏析:诗中的“人间”、“秋光”、“酣酣”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时,“芙蓉溪上春酣酣”,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洪府:洪州,即今江西南昌。西山:指南昌城西的西山。最景奇:“最为壮观”的意思。 【译文】 洪州的西山景色最为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洪州西山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其二十”一词,可以推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共四句。整首诗通过对洪州西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注释翻译为:连绵的山峰横亘在前方,如同伸出的手臂一样,为我挡住了西南方向的蛮族。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唐代边疆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表现了唐朝的疆域广阔,国力强大
注释: 西来有客共征途,不恨维舟日日孤。——向西来的客人与我一同在这条道路上行进,我们并不因为船只孤单而感到遗憾。 爱子清明似秋月,当涂见了又芜湖。——我的女儿像秋天明亮的月光一样清纯美丽,当我到芜湖时又见到了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赵德夫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与友人同路前行,却因为船只孤单而感到遗憾。然而,他们的女儿却如同秋天明亮的月光一般清纯美丽,让诗人感到欣慰
忆昨宣和从武皇 春风省识御袍香 自从翠盖巡沙漠 无复徵歌出洞房 注释: - 忆昨宣和:回忆过去宣和年间的岁月。 - 从武皇:跟随武宗皇帝。 - 春风省识:春天的气息里,还能感受到皇帝身上的香气。 - 翠盖:翠鸟的华丽头冠,常用来代指帝王或贵族。 - 巡沙漠:巡视沙漠边疆。 - 无复:不再有。 - 徵歌:古代宫廷中的音乐,也用以形容宴会的盛况。 - 出洞房:离开深宫的住所。 赏析:
卧听秦淮呜咽声, 起看江月暮潮平。 旧时忆在延真观, 玉作芙蕖院院明。 注释: 1. 卧听:躺卧着倾听,形容静心聆听。 2. 秦淮:即南京秦淮河,古代著名河流。 3. 呜咽声:形容声音悲伤低沉。 4. 起看:从躺卧中起身观看。 5. 江月:指长江上的月亮,这里特指上元节的明月。 6. 暮潮平:傍晚时分的潮水涨得平稳。 7. 延真观: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南麓,为宋真宗敕建道院。 8.
注释: - 未可西归白帝城:还没有到可以回去的时候,白帝城。 - 半天亭下即胡尘:在半天亭(今重庆市)的亭子下就是胡地的尘土。指诗人当时所在的成都已处于战乱之中。 - 他年若悟居山好:将来如果明白了隐居山林的乐趣。 - 一束茆茨老此身:用茅草搭建的小屋子,一辈子就住在这上面。形容生活清苦简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赠别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动人
【注解】 窣堵:即佛塔,这里指寺庙。西头:山的西面。知君卧占一溪云:意思是说,你住的地方正好是一片清幽秀丽的云海之中。应为情亲肯见分:我也有缘云兴,应该和您有情义,能与你相见。 【译文】 在山的西面一座佛塔旁边几座房屋中,知道您居住的地方正好是一片清幽秀丽的云海之中。我也正巧有缘云兴,应该和您有情义,能和你见面。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超然道人所作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为超然道人作云卧庵》。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一溪清驶到天宫,上有千株偃盖松。 - 释义:一条清澈的小溪奔流直下,如同通往天上的宫殿一般。溪流之上,有千株松树,它们的枝叶垂落,仿佛在为小溪铺设一条绿色的通道。 - 注释:这里的“一溪”指的是溪流,“千株”表示数量众多,“偃盖松”是指松树的姿态,即松树的枝条低垂覆盖地面,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生长状态。 -